思衡添了酒说道:“不过也确实是听了卓兄高见,想继续听听后续,不如再讲讲罢!我傍晚虽还有一课要讲,但是在务农归来后村口的水井边,大家聚来吃饭闲着听听,在此之前还有些时间,足够咱们叙谈一二。”
卓思衡再不能乐得与孔宵明这样的人长叹,便是今夜抵足而眠促膝长谈不睡也无妨,于是他说道:“孔大人是感兴趣我所言冬学之事?”
“正是,如此奇思妙想,恰巧应了当下学风之用。”
“那我便讲讲我是如何设想。冬学本就是应农时而设,但也不能只看时日不看地方南北东西的异况,还得因地制宜,更要……”
“孔衙差!孔衙差!”
卓思衡正讲了个兴冲冲的开头,却被忽然一声稚嫩喊叫打断。
原来是个总角的孩童自乡里住家处跑来,近前才看清孩子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显然是着急了。
“慢点说,怎么了?”孔宵明换了碗给孩子舀了清水待其饮下后才追问。
孩子咕咚咚喝完水,抹去水珠道:“县里衙门来人叫你回去呢!”
“人在哪里?”孔宵明立刻严肃了神色追问。
“在村口井边,来了两个差爷,也挺着急的,还给你多牵了匹大马!”
孔宵明听罢略一思索,转身向卓思衡行礼道:“实在抱歉,孔某公务在身,不能久陪,但卓兄所言之事,孔某一定要听得明白,若卓兄不弃,可到霞永县城官驿,只说孔县丞邀来住内,我先行回去吩咐清楚,望兄台侯我两日忙完公事,咱们再秉烛夜谈。”
孔宵明好歹是县丞,或有紧急公务处置也属正常,卓思衡让其马上动身勿要耽搁,起身目送,看孔宵明背影消失后,他才蹲下温言去问乡下孩童:“孩子,能不能告诉哥哥,那两个衙差穿得如何?”
“好热的天,那两个差爷却穿黑褂袍,也不知难受不难受?但那料子可好得很,太阳下还反光咧!”小男孩手舞足蹈给卓思衡比划。
这样一来卓思衡便心中有数了。
县里传信马差公务要穿深蓝青色的官差服,而来此处找孔宵明的必然是郡府衙门的衙内公人,才有如此穿着。
看来自己是要去郡城而非县丞等人了。
又或者出了什么要紧事,他也不能作壁上观。
第198章
卓思衡并不急着先到伊津郡望所在的的伊津城,他先去到霞永县治下馆驿,果然匆忙离去的孔宵明不忘替他留下口信与牒文,要他去到伊津城馆驿等候自己,待到他公事忙完再与他秉烛夜话。
果然是郡衙出了什么事情,想想目前举国上下的官吏最关心的莫过于考课,卓思衡心道难道是这上面出了岔子?他借口与孔县丞的关系,三言两语自馆驿丞处套到些许信息:
原来是伊津郡郡衙官吏的考课上奏似乎出了什么问题,郡上来人也是匆匆忙忙,点名要各县的县令县丞与主簿及时赶往确认,通传之人甚至没空在馆驿歇脚便急匆匆赶往下个县去传令,馆驿丞神神秘秘补充道:“好像是吏部来了个大官,刺史大人好不慌张!”
卓思衡一惊,心道这个吏部来的大官不会是说自己吧?可他一路走了两个州,并未暴露身份,怎会为人所知?
还得亲身去查看才能知分晓。
伊津郡得名于伊津湖,托此湖洪福,丰州之所以能有此丰乐盛名,也因湖水灌溉周边平原沃土,利于耕作产出富饶而享誉。伊津城背湖望野,自霞永县这偏僻地界走却也要有三五日路程,好在孔宵明体贴地为卓思衡准备了官牒,有了沿途官驿马匹助力,卓思衡两日泰半就抵达郡城。
丰州因农桑繁盛又临近中京府,有南北运河之便,故而人口稠密,可看见城门前摩肩接踵的景象,卓思衡还是难掩惊讶:半个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