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女儿, 忙是忙了些, 但心情美滋滋, 精神头也足,竟也没觉得有多疲惫。

“你这肚子里,一定得是孙女。”董氏盯着桑柔的大肚子,十分虔诚地期盼。

桑柔人已经麻木了, 自动略过这个话题。

身边男人盼女儿盼得已经魔怔了,董氏也这般,她若不生个女儿, 倒好像自己有罪了。

桑柔对董氏道:“我这边都还好, 又不是头胎, 身边伺候的人早有经验,不差母亲一人,母亲还是回去照看我的弟妹和小侄子,仔细些总是好的。”

董氏正要开口回应,桑柔又道:“父亲那边,母亲也得上点心,父亲比你大上好几岁,这么多年又一直在为我们操劳,老寒腿的毛病也难根治,平时生活上就得自己注意,父亲不在意自个的身子,母亲可不能大意。”

这话一出,董氏面上神色稍稍敛起,多了几分凝重,一声叹道:“人老了,病也多了,不服老不行。你父亲啊,性子又犟,偏不服老,这大年纪了,还是放心不下,非得自己去各地商铺庄子查账。你说这大大小小上百号,如何查得过来,无非跟自己过不去,拿自己的身体来赚钱。”

特别桑柔怀孕后,桑有为让她安心养胎,莫操心家里生意,自己一力揽过,偏生岁数大了,脑子也不如从前活络了,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只能花更多的时间耗在生意上,这样一来,身体又吃不消了。

其实,这些年,桑柔也培养了不少得力的掌柜和管事,轮流安排到各地庄铺,彼此监督,相互督促,自己也能省不少心。

然而父女二人在经营理念上尚存分歧,桑有为更偏向倾力倾为,桑柔说不动父亲,也只能随他了。

毕竟,这世上,能管得动桑有为的,也只有董氏。

董氏这段时日顾着儿媳,顾着女儿,也确实疏忽了桑有为,但再疏忽,有些事,她还是有所耳闻的。

董氏凑近女儿,轻声道:“你父亲可真是疼女婿疼外孙,今年夏的那一批降暑汤药,一个子也没收,就当劳军,大方得很。”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话叫桑柔如何回,她哪怕挣了这银钱,日后还是会给儿子用,毕竟她一个人又能花得了多少,也带不进棺材里,最终还不是留给子孙了。

桑柔只能如是道:“桑宥那边,父亲多分些给他也不打紧,毕竟咱们桑家这一脉传下去,还得靠他。”

这话董氏却不爱听:“咱家的生意能做到这大,光靠你父亲一人可不能够,你也功不可没,该你拿的不能少。再说了,你弟弟什么人,你还不了解,肖筱也不是计较的人,给他们多了,他们也不会要。”

所以,两个孩子,一人一半,最是公正。

夜里,桑柔忽而无事,同男人提起那批汤药的事儿,晋擎向来记性好,稍一沉思,回忆起桑有为同他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