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3)

儿子还能留个子嗣这事,在她心里儿子能多活几年都是奢望。

可眼看着儿子的身体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人的本性向来都是得陇望蜀不知足的,孙娴心也不可避免开始琢磨抱孙子这件事来。

起初孟半烟和武承安都还不知道孙娴心有了这个念想,有两次她专门跟孟半烟说起孙禅心在别苑挑了两个伶俐的宫女,当闺女养着的时候,孟半烟还主动说起要是缺人,她可以再帮忙选几个好的过去,压根没往生孩子这事上想。

后来还是孙娴心来东院的时候,正好碰上刘桂金大着肚子来给孟半烟送银票,看着刘桂金笑得见牙不见眼,一个劲地夸她这一步走得对,有了孩子是好福气时,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老夫人这是想孙子了。

要说生孩子这事,之前孟半烟确实没想过。自己要嫁的人身子骨弱得风吹一阵就要倒,生孩子?也不知道是难为武承安还是难为自己。

后来嫁了人,两人在房中的事倒是一直挺顺心。但孩子这东西孟半烟也确实是没功夫想,成亲以后一直都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哪有功夫生孩子。

但既然孙娴心已经藏不住想要两人生个孩子的心,孟半烟也没打算装无事发生。当天傍晚等武承安一回来,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跟他说了。

本来说出来是想跟武承安商量怎么安抚孙娴心,要不养条狗养只猫儿?却不想事情说完武承安的脸也白了大半,也不听孟半烟后面要说的话,就跌跌撞撞进了里间。

见他脸色苍白的样子不像平时装模作样,唬得孟半烟赶紧跟进去,本以为他是哪里不舒服,没想到拉过倒在贵妃榻上的人摸了半天问了半天,这人才哑着嗓子问了一句:就非得有孩子吗。

孟半烟没想到武承安会这么问,一时也卡了壳。对生孩子这事她不排斥,要不愿意当初就不嫁人了。可非得有孩子吗?倒也不见得。自己这辈子跟孟海平闹到这步田地,孩子不孩子的也就那么回事。

孟半烟心里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跟武承安说了,听完了孟半烟的话武承安的脸色才多少缓和了些。

这才拉过妻子的手,蜷着身子抱着她的手臂,小小声跟她说,要是两人生不了孩子,一定是自己这些年吃药吃坏了身子。母亲那里他去说清楚,只要孟半烟心里不难受就行。

孟半烟没想到武承安心里还藏着这么个心结,更没想到他其实是挺想要个孩子的,当天晚上就拉着他一再嘱咐不许去跟孙娴心把这事挑明。

有些事是要干净利落脆,但有些事就不能把那层窗户纸戳破。本来自己跟孙娴心挺好的婆媳关系,武承安要真这么掺和一脚,人家保证不会觉得是自己儿子不行,心里说不定还要琢磨是不是孟半烟从中说了什么。

武承安听话,孟半烟不让他去他就装傻当做全然不知道这事。只是自那以后,刘桂金往府里来就总要躲着正院的人,既然做不到就别总刺激老太太也是好的。

这事原本已经被孟半烟控制在东院,外人无从知晓。但阿柒还是从翠云那里看出些不对劲,几句话就把这事从她嘴里套出来。

去年大局落定以后,孟半烟就出资给阿柒在京城弄了个小镖局,招揽了一批男女镖师,还做以前在潭州差不多的买卖,专门护送京城富户官员家的女眷出门回乡,顺道再提孟半烟和武承安收罗各处情报。

如今阿柒在京城街面上也算是个有牌面的人物了,外面不知道她底细的人,还以为她原本在家里行七,个个都叫她七姑娘。阿柒听了从不解释,就这么顺水推舟认下这个名号。

人向来是缺什么盼什么,阿柒不知道自己来处,就一直想有个家。偏她又生了一副极强势的性子,让她随便找个人凑合她又狠不下那个心。

就只好自己哄自己,真当自己是家中行七的姑娘,自己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