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个老宅, 但宅子还是先帝在时赐下的,听说上一任主人还是个郡王,瞧着很是恢宏气派,院子也足够多,宁姝挑了好一阵子。
主院自然是留给爹爹过来住的,而除了主院和爷爷的空净堂之外,还剩下四五个院子,有大有小,景致各异。
毕竟是自己以后住的地方,宁姝可不会随便找一处凑合着。
左看右看,宁姝还是敲定了最东边的一处院落,也是最得她心意的院落。
宁姝喜欢景致鲜活的院子,花花草草和树木多的,自然是第一个入她的眼的。
东小院不是空间最宽敞的,但胜在精致鲜妍,草木葳蕤。
屋前,栽种着两棵笔直挺拔、但已经凋谢了的广玉兰,虽谢了,但仍能从树上看出开花时的高洁风姿。
靠着东边院墙处,生长着一棵有些年头的柿子树,临近七月,树上已经结出了指甲盖大小的柿子,青绿青绿的,瞧着便让人觉得生机勃勃。
院子各处自然也少不了各种零星小花,甚至还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圃,就是里面尽是荒芜,想来闲置许久了。
小院中还有一处几丈大小的湖泊,湖泊上架着一道木拱桥,从院外进来,穿过这道小小的拱桥,便近了主屋。
湖泊里倒不像花圃中那样荒芜,零落飘着许多粉色的睡莲,隐约还有些鱼儿在里面游荡,看起来十分欢快。
“安伯,这里头的鱼儿平日里是有人养吗?竟这样有生气……”
古稀之年的老管家听着自家大姑娘的话,老脸笑出了褶子,语气轻快道:“可不是,都是平日里老头子来喂的,反正日子也清闲,也不费事,想着兴许以后有人住也有些活气,不至于瞧着一池子死鱼,这不,将姑娘盼来了。”
老人家笑呵呵的,宁姝瞧着心情也十分明朗,点头附和道:“安伯说得在理,我倒是要替这些鱼儿感谢安伯一番了。”
老人家连忙摆手,说是自己应做的。
“家主不嫌弃我这把老骨头,月月丰厚银钱供着老头子在这管家,老头子感念在心,这点算什么,姑娘折煞了。”
安伯这一番话倒让宁姝不知说什么好了,直叹老人家老实谦卑。
知道家中马上要迎来尚书老爷,整个宅子的杂草都被安伯带着仆从除了个遍,只有稍大些的院落还有些没除干净。
宁姝来盛京时也从扬州带了不少的仆从,这时候都知道家人不日便能和他们团聚了,一个个干活都十分卖力。
宁姝两个丫头都是颇能干的,有她们在,宁姝几乎不用费太多的神,两人都帮她安排好了。
比如给花圃里种上些她喜爱的花卉,在池子里放些不同颜色的睡莲和锦鲤,还有在各处小道上铺些形状颜色好看的鹅卵石,再让匠人在柿子树下做一个秋千椅,留着天气凉快些可以在外面小憩。
如此周到,宁姝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因为如今家中暂时就宁姝一个主子姑娘,因而所有仆从都先紧着宁姝的小院来收拾,还没过一个时辰,整个院子便焕然一新了。
自己那只胖乎乎的小鹦鹉也被高高挂在了廊庑下,对着日头啾喳着,看着十分喜人。
走进摆满冰的新屋子里,宁姝终于可以放下快要抡冒烟的团扇,尽情享受着这一刻的凉爽。
安伯站在下面,笑呵呵道:“如今这院子一切都备至,就差个名了,既是姑娘的院子,还请姑娘取个名吧。”
饮下一口冰过的桂花酒酿,宁姝被安伯这么一提醒,也想起了这一茬。
自己的院子怎么能没有名字呢?
宁姝走出屋子,站在廊庑下,看着小院的景致,目光游走了一圈,落在东墙边上那棵有她腰粗的柿子树上,心头有了个好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