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两个人相依为命,很不容易。
而海浦镇山多平原少,淡水少,不适合种稻子,靠天下雨浇灌不切实际。
多是外地运来,价高吃不起。
唯一能吃得起的是在山地也能活的番薯,所以这里最便宜的主粮就是番薯丝。
洗完锅碗,吃了一顿苦咸的番薯丝后,江盈知胃里反酸,五岁的海娃却吃得津津有味,不吃这就得饿肚子。
到了下午,潮涨时分,江盈知左手提着三四个鱼篓,右手拿鱼叉,往外走时说:“走吧,赶海去。”
不用盐和油,只要有海鲜在,她连调料都能自己做出来。
第02章 赶小海
赶海要候潮汛,初五是小潮汛,滩涂上海水仍不紧不慢地涌起浪花,拍打岸边。
江盈知很久没有赶过海了,但以前要赶海头一天,她会登全球潮汐上看看,潮水是死汛还是活汛,哪天是巨潮、大潮、中潮和小潮。
不过初一和十五不用看,毕竟海岛上连小孩都知道初一十五两头潮。
死汛期内哪管是中大潮也不赶海,潮汐变化太小,海水极为平缓,鱼虾贝类不活跃,没有多少收获。
活汛期内,尤其是大潮时,海水很活跃,一退几百米上千米,贝类行动迟缓,很多会被留在海滩上。
今天虽是小潮,却也是活汛,小梅脱了鞋子,踩在滩涂湿滑的泥地上,这里的滩涂离她家近,人少,她都是在这赶海的。
要是想去沙滩上,得走完这片滩涂。
小梅把鱼篓牢牢绑在自己腰间,她伸手拉一把海娃,仰头问礁石上的江盈知,“小满姐,你咋不下来?”
江盈知从蔚蓝的海水上移开视线,她说:“我就来。”
她慢慢挽起裤脚,总不好告诉小梅,她已经习惯于现代那样先进的潮汐表。还琢磨着在哪能看见浪高、气压、潮顶、落潮时间等等,见了这些她才有安全感。
全凭感觉,万一潮头打上来都来不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