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扯着让人瘆得慌的笑脸,说话都是捏着嗓子说的,听着人一阵鸡皮疙瘩。

后来混熟了,才知道他们为了吃口好的,压根不敢高声,还谈什么一言不合就摔筷子,恨不得掉在桌子上的米粒,都舔舔吃进肚子里算了。

四时鲜的中午总是很热闹,现在有的人,但凡想要庆祝点什么,就会全家老少到这里来吃一顿,点些平日里不舍得点的东西。

即使现在四时鲜生意已经很火爆,拓宽了店面,外面摊子也时常排着长龙,但价钱却没有变动,至少让大家都能吃得起。

而且也没有搬到里镇去,让渔港周边有些囊中羞涩的人家,攒够了钱,也可以来吃上一顿。

在渔港人家中,四时鲜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下馆子的地方,能挣面子的地方,有事没事总要说上一句,走啊,今日上四时鲜吃去。

没空的话,有的人就要说,改日吧,攒点钱我们多点几个四季鲜的鸡鸭和猪肉菜,再来几个时鲜菜。

这种话一说,少不得要被夸一句,真阔气。

而江盈知总是日常被大家夸奖,吹捧,她越来越厚脸皮外,也总是心存感激,能给大家让利她就不会坐抬高价。

她的感谢表现得比较含蓄,而周巧女却是外放多了,她在山上打了不少板栗,自己不吃,坐了航船过来,炒成糖炒栗子,分给食客吃。

“得亏你们照顾我们小满生意,鱼虾蟹肉到处都有,想着你们不是吃腻了,多吃点板栗。”

周巧女过来这边时,总挂着笑脸,说的话也好听。

她带的板栗特别多,全都用刀横剁了一刀,炒的时候糖多,吃在嘴里甜蜜蜜的。

在食铺里分完了,她还要拿去货店,私底下跟江盈知说,多给人吃点甜甜嘴,和和气气做生意,毕竟吃人嘴软。

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自打小梅在货店刚开业的时候,被人质问后,周巧女自个儿确实没法子,总会做些吃食来,在食铺和货店给大家分分。

江盈知忙的时候,她就会过来住上一阵,搭把手帮帮忙,要是还忙得过来,哪都见不到她的影,再过来就是背了一麻袋自己种的蔬菜,手里还挎着一篮子鸡鸭蛋。

说是叫周巧女婶,其实在江盈知心里,周巧女更像她娘,她吃了个热乎乎,甜蜜蜜的板栗,看着周巧女帮她炸海蛎饼,脸上也挂着甜笑。

她跟周巧女也几乎什么都说,包括和王逢年的事情。

那是在西塘关的午后,自家的院子里,洗了头,周巧女给她和小梅梳头发。

江盈知说起的时候,小梅哦了声,她嘿嘿笑,“我知道,这叫眉来眼去,再是暗度陈仓,然后…”

说完头上立马挨了一下,周巧女拿梳子打她,没好气地说:“学的什么词,半点不好听,你个缺心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