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让有些食客颇有微词,不过更多的食客欣然接受,江盈知反正建议大家自己带碗。

不过自打出了烤鱼,有了黄焖鸡,这些常驻菜,确实让四时鲜的名气在海浦大街小巷都有被提起。

尤其是在渔民当中,大家要是赚了钱,或是想吃顿好的,头一个就想往四时鲜里去。

要是没钱的,攒钱也想着吃一顿。

当然除了食客,不少卖东西的小贩也主动上门,找江盈知做生意。

有鱼干、鱼杂、鱼鲞这种,不过江盈知都没要,但有一家铺子,她倒是觉得不错。

是家卖酒的。

一对夫妻背着酒坛子上门,赶在江盈知要关门前过来的。

“你们自己酿的?”江盈知嗅了嗅,很杂的酒气,像是什么酒都混在一起了。

“哎,自家酿的,”那女人回道,她叫李小鱼,年纪倒也不算大。

李小鱼话不算特别多,她只顾着拿酒,偶尔说一句,“东家你这生意好,酒肯定少不了。”

“东家你尝尝,我们家的酒,地道黄酒,这是米酒,这是上年的冬酿酒。”

“果酒也有的,杨梅酒,这杨梅是夏至的时候采的,小孩要是积食,吃一两颗便消了。”

江盈知尝了口黄酒,酿得很纯,不酸,不管当料酒,还是温了直接喝都可以。

“多来几坛黄酒,要大的,”江盈知指了指黄酒,她除了做糟鱼外,还想做点醉麸,用生麸浸泡在黄酒里,放盐和花椒,几天就能吃了。

也能做霉麸,生麸蒸好以后,晾在竹匾上,盖一层竹叶,等它生出白毛,再加盐加酒封起来,十来日后开坛,那面麸变得特别有韧劲,配粥吃不错。

江盈知又闻了闻米酒,酒酿的甜香,她先定了些,做点桨板圆子,杨梅酒她也买了,里头的杨梅确实很消食。

食铺里每日都有不少客人吃撑,她打算拿来卖,一碗两文也不算贵,要是白给,有些人要贪多。

如此她和李小鱼定了长期的酒品,隔三日来送一趟,李小鱼做事也妥当客气,送酒来,还给她送了不少酒糟。

她的院子里有了糟鱼的香气,竹架上挂满了腊带鱼,江盈知还做了风干腊肉,晒了风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