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候着迎人,做个招待,寻真不行,她太憨了。”

何老师傅又翻了翻她的菜单,笑了声,“这单子倒是有趣,只是你看时鲜,四季鲜的菜,虽然好,可范围太大了,谁知道你什么鸡鸭菜做得好呢,没多少人点才是正常的,大伙不敢点,你得把这写得细致些。”

“而且小满,你这有个毛病,”何老师傅摇了摇头,“我知道你不想每日都做一样的菜,但你一定要想一两道招牌菜。”

江盈知动笔记下,闻言若有所思,何老师傅说:“你瞧,这一说起鱼羹,大伙立马想起新丰楼大师傅,再说到黄鱼,三里桥有个老师傅做黄鱼没人能比得过。”

“可说到你四时鲜,只能说好吃,问什么好吃,什么都好吃,那也不是个样子。”

“你得叫人知道,一提到这个菜,立马就想起你才成。”

江盈知醍醐灌顶,虚心求教,“可我什么都会做上些,南来北往,到底该用什么做招牌菜呢。”

“这个倒是急不得,首先这菜得一年四季的鱼都能做,其次做得要快要好,太慢可不成,另外的是,新奇。鱼羹鱼肚鱼翅,反正一般,你得把你这个做鱼第一鲜的头名保住。”

何老师傅语重心长,“你先想,到时候做给我尝尝,我们得选旁人做不出的,这风味就你这里有的招牌菜。”

江盈知真的很感谢何老师傅,在开铺子的事情上,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有做主厨的经验,但又不是行政,她只想着叫食客吃好吃得新奇,别的倒是忽略了。

而且这确实是四时鲜获得牌匾后,也没有那么为人所知的原因,太多好吃的,从而会让人难以准确描述。

江盈知还同他商量冷盘,以前大热天的,冷盘放不住,做的太早一到晌午那就变了味,现在天渐冷,等菜的人又多,是时候该推出冷盘了。

何老师傅说:“熏鱼啊,这个味道你自己也知道,腊带鱼也不错,只有一排刺,海蜇更好,一是便宜,二是耐嚼没刺。”

“冷盘就简单些,你只有一个人,别累着。”

“吃饭我就不吃了,明日再来,你想想这招牌菜,我给你看看合不合适。”

江盈知没留住他,只好送何老师傅出去,小老头一出去走得飞快,让王逢年留在后头。

“多谢你,”江盈知在这件事

上,真的很感激王逢年。

王逢年说:“不要谢我,我有私心。”

“我只是想你说的立业更快点,你才能有心思,谈情说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