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沾床就睡了。
七夕天晴好,连雾气也薄,风一吹立马散去。
朦胧天色里,灶房里传出滋滋啦啦的声音,那是江盈知在油炸果子。
面粉做的坯,用糕模印了各种形状的,诸如圆鼓鼓的小鱼、桃花、双囍字,又或者是莲蓬、荷花。
一半是煎的,另一半则是下锅油炸的,炸到内里的蜂蜜全都融化,变成黏糊糊,晶亮亮的糖心,这锅巧果便也出炉了。
江盈知还做了不少寿包,之前她揽了寿桃生意,陆陆续续做了些,这会儿她也做了,反正和了不少面,到时候有老人家上门就多卖点。
她今日只卖点心,为此还做了蟹粉酥,西塘关的青蟹打从立秋起就很活跃。
不管小潮汛还是大潮汛,风一起,那满海滩都爬满了大大小小的青蟹,捉都来不及捉,得拿网抄。
青蟹太多,她干脆全都蒸熟,其他人拆了取出蟹肉和蟹膏,她拿过来炒到蟹油渗出裹满蟹肉。
然后在面团里混了雪白的猪油,用来做水油皮,反复揉捏。
当然想要层层起酥,少不了放入油酥,面团包油酥,反复卷起摊开,最后摊平放入蟹粉包圆。
烤熟的蟹粉酥外皮油润,上头有层白芝麻,圆圆一个,切开后是一层又一层的酥皮。
蟹肉缓缓滴出油来,好似咸鸭蛋腌好后,掰开冒出的红油。
等到日头出来,她把一部分巧果和蟹粉酥拿到摊子上去卖,今日卖巧果的人很多,不少小贩挑着担沿街叫卖。
不过四时鲜的巧果一摆出去,倒是把刚从航船下来的一群女人给吸引住了,纷纷围了过来。
江盈知刚送走了一批熟客,准备把红纸包上,抬头看见这群女人,生面孔,她笑了笑,“要不要来点?”
“哎,这是什么四时鲜吗?”有个女人问,也不等江盈知回来,自顾自地说,“肯定是,这个四字我认识。”
“阿妹,我们从旁边那个山岛坐航船过来的,航船上的船工都说你这的东西好吃,我们难得来一趟渔港,逛一逛,”那个皮肤黝黑的女人憨笑道,“要是没有航船,我们几个月也不会过来,我们没有船,男人全都出海去了,没啥事不好借旁人的船。”
“有了航船后,我们到渔港这边来的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