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简直忙碌得要命,到处都是人在走动,婆子抱着柴,往灶膛里塞,还有小吏从外头跑过来,时不时来催,问都做好了没,快到上菜的点了。

江盈知都一一回复,等到正午,外头开始敲锣打鼓,小吏跑进来喊,“传菜喽”

冷盘早就上桌,眼下上的热菜,一道道摆盘精致的菜肴从灶房被送往远处的长桌。

那十来张长桌上的冷盘早就被一扫而空,有的船老大手里拿着鸭翅,嘴上要说:“冷盘再上点,就那么一些,谁够吃啊。”

“对啊,总算不是之前那些虾蟹贝了,这些倒是出奇得对味,本来该多来些肉的。”

“我家小孩也爱吃,那个水晶鱼条,再给我们这边上点,能不能买啊,我给我家里头带点,这菜是谁做的?”

“这些菜,还真是一看就好吃,”有个船老大咽了咽口水,赶紧下筷子,插中一只鸭腿,一把塞到嘴里,连皮带肉地撕扯下来,那一瞬间,那种油烤过的口感,还有饴糖的甜便席卷了整个嘴巴。

随着菜上桌,说话的声音都少了许多,后面那些来吃宴席的人都在打听,今年这宴到底是谁主办的。

“啥第一鲜,是个小姑娘吧,我又没去吃鱼宴,谁知道。”

“就是她,瞧着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下回我们去她那里尝尝呗。”

一时附和声响起,又全是筷子打到碗盘上的声音,只顾着埋头苦吃。

“你们海浦今年这个谢洋节办得不错,”明府官员指指桌上的冷菜,“这冷盘倒是不逊色于明府的,尤其这水晶鱼条,卖相好,有巧思。”

所官连连陪着一块笑,“新选了个做鱼第一鲜,虽是女子,不过手艺和心思倒是很讨巧。”

“你们对人才倒是不拘束,”明府官员说了一句,瞧着一道道上来的热菜,每份量都不算多,但是摆盘摆得精致,而且卖相别致,只瞧了眼就觉得滋味差不了。

他先吃的牡丹鱼片,从成卷的鱼片里抽出一片来,蘸了蘸旁边的酱汁,很脆的外皮,酱的味道很好,他满意地点点头。

连吃了四道菜,所有菜品的味道都好得不行,各有各的风味,烧鸭的油嫩,文思豆腐的奇巧清口,芦笋嫩又解腻,最后尝的这道鱼羹爽滑,特别合他的口味,一气吃了小半碗。

他看见旁边有温好的黄酒,更是笑了声,“这心思倒是讨巧,吃点鱼菜总是要配黄酒的。”

一碗酒下肚,这大官也吃美了,松了口,“虽说我是来要今年的鱼课(鱼税),不过上头也肯减免点税收,今年你们这样样妥帖,到时候还能再谈谈。”

可把所官喜得面色红润,今年的头一场大宴圆满结束,一点差错都没有!

只要看大家吃过的盘子,基本都

干干净净的,而碗筷旁边却是一片狼藉,吃得个个肚子饱胀,要回去都舍不得回去,而是坐在那回味着那些味道,想着哪日再能吃上。

本来也是体面的人,一到好吃的上头竟也不要脸起来,有些人吃完,还顺走了杏仁豆腐和九层糕,有一群人摸到了灶房,还想再吃点,反正连剩下的也不嫌弃。

在灶房里一直说今年的谢洋宴办得真真好,下回要是还有,他们肯定要抢位置,把自家的碗拿过来,可以带些菜走。

所官到的时候,灶房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他对着这一众厨师寒暄了几句,最后叫来江盈知。

“好好好,今年这个宴席办的就是一个好字,心思也精巧。除了赏钱外,旁的你能得的一个好处就是,我这边可以把给水师做宴,还有外出餐食的采买交给你。”

所官说:“你不是开了个食铺,以后有需要可以从你那边采买,他们每人都几十文的定额。”

“水师有多少个人?”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