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跟江盈知解释, “这吃鱼宴呢, 其实就是跟比武一样,但我们这只靠做鱼, 要是拔得头筹的话, 能有这个数!”

胖师傅伸出手掌, 江盈知惊讶,“有五百两啊?海浦人这么富的吗?”

“啥呀, 还五百两, ”孙掌柜把算盘甩得哗啦响, “是五十两, 你想得可真美。”

江盈知哦了声,想着不应该动辄几百上千两的赏金,然后打出厨神的名头来才是正常的吗。

她这样想, 也如实说了, 胖师傅大笑,“什么厨神啊, 千人千味, 谁能说得准, 没有这个名头的。”

而孙掌柜瞅她,问道:“你不算酒楼这赚的钱, 光是你摊子上赚的,你小一年才能赚到五十两吧,你竟然还嫌少。”

江盈知感觉心口被扎了一刀,她恼怒,“说话就说话,非得这么戳别人心窝。”

孙掌柜大笑,“行行,我们两个好好跟你说说。”

吃鱼宴,最开始本不是比厨艺,而是以前渔船休洋回来,那时已经过了鱼汛旺季,鲜鱼不多。但又感念这些辛苦出海捕捞的渔民,就各家酒楼食铺用鱼鲞和鲜鱼摆长宴,请渔民来吃。

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但海浦镇却不再是从前的海浦镇,因为海禁解除,又有地理位置优越的渔港。在四方渔民往来中,有钱的人越来越多,吃鱼宴也从单纯吃鱼,变成做鱼厨艺比拼,一般在谢洋节前开始,大概还有二十来日。

至于为什么不是海鲜宴,因为对于海浦人来说,海鲜里鱼为上品,而且不同于虾蟹贝某个时节才能吃,鱼汛一年四季都有。

春初吃马鲛鱼、鲻鱼、跳跳鱼,夏季小黄鱼、大黄鱼、鳓鱼、鲳鱼、墨鱼、海鲈鱼不断,是为三水洋生(鱼汛旺季),到了秋冬,桂花黄鱼正鲜美,鳗鱼肥嫩,带鱼汛来临。

海浦镇人离不开鱼,是故也有了吃鱼宴的名头,也让各家酒楼食铺从这开始大显身手。

“赢得头名的,不管是食铺还是酒楼,会有做鱼第一鲜的名头!”孙掌柜语气加强加重,“赢了后,那是敲锣打鼓送牌匾啊,挂满一年的!”

就像每年渔船回洋,捕鱼最多的渔船会有头鬃旗一样。这个吃鱼宴头名,自然也少不得黑漆描金牌匾,特别夺目。

一挂上这个牌匾,但凡走过的人,不认识字的都知道这家做鱼极好,旁的肯定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