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都不能剩下给你,以后我就每日晌午边,叫人送出去给你,成不成?”
江盈知点点头,“之后我会在城门口等你们的。”
孙掌柜叫人把东西拿出来,于是江盈知得到了用虾饺换来的新鲜菜叶,鱼虾粮油,总共有四五个大篮子。
有伙计帮忙装到板车上,并问了一嘴,“运到渔港那儿去?”
“不是,”江盈知笑着说,“去尖山路的义塾。”
第37章 红烧肘子
尖山路的义塾是一家私人开的学堂, 免束脩,来上学的一般是里镇不大富裕人家的孩子。
当然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孤儿,就住在学堂里, 由几个婆子管着, 但是食宿一般,勉强温饱。
江盈知没来过这里,还
是双鱼跟她说起的, 双鱼家里开了个年糕坊, 赚了些钱,每年要投一些钱到义塾里去。
双鱼也经常会到义塾里帮忙, 偶尔照管下里面的孤儿。
那天双鱼来摊子上问她, 能不能到她这买些新奇的糕点, 有的孩子眼馋别人带来的糕团,她想给这些小孩尝尝。
江盈知就说会过去看看的, 到时候一起做。
趁着今天刚好在酒楼换了不少菜蔬, 便想着往那边瞧瞧去, 走的这条路正好能到双鱼家的年糕坊。
她就把双鱼给叫上了。
双鱼在路上时不时张望后面的菜蔬, 笑的时候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这下一群小家伙有口福了,这义塾的吃食, ”
谈到这个又立马收起笑容, 唉声叹气的,“义塾里的钱不多, 阿婆又很省, 手艺也一般, 老是烧些糊糊、汤粥给孩子吃,只要米放得多, 省事又管饱。”
倒是也没等江盈知开口,说话间便到了义塾,在一条宽巷子的尽头,要从长长蜿蜒的石阶上去。
上去后最先看见两扇简易的木门,然后是竹篱笆围成的院子,门上连个牌匾都没有。
要不是双鱼说这是义塾,江盈知还以为是哪户人家的院子,十分清贫,比她想象的那种石头砌成的屋子还要差。
双鱼拍着门喊:“许阿婆,开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