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给出秘方,终于采取了怀柔政策,双方勉强达成协议,家里的母亲开始挎着篮子卖红糕,只是全家对制作方法依旧觊觎的很,毕竟靠着方子,这个赔钱货可是足足薅走了两成利!

若是她存着也就算了,在家里他们总有机会挖出来,可她每天拿到以后当场就花了,还都花在吃喝上,肉包汤面煎饼炒菜,拿多少花多少,熟食买不起就买生食,然后找别家去做了吃。

他们本来以为赚的钱多了,三妮多少能把钱留着点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吃喝上的升级。

以前吃小摊,现在吃馆子;吃不完也不带回家,宁可分给村人甚至乞丐,还学着小姐们去听戏,他们辛苦赚来的铜钱直接往台上撒。

本来以为冬天到了,三妮总要买点厚衣服,但女儿的观念之先进还是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她找里正家租衣服去了,每天给点钱,从头到脚都是冷不着,人家还帮着洗!

不是没说过把这个钱交给家里,家里能把她伺候的更好更实惠,但三妮硬是不肯,就是要多花钱,那钱是钱吗,那都是剜他们心的刀子!

哦,人家现在不叫三妮了,她给自己改名了,叫糕红,家里卖的也不叫红糕,叫了讨吉利的平安糕。

“我不知道怎么让他们痛快,但我知道怎么让他们不痛快。”

老太太的话中带着血气,黎秋月听着却出了神。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吃喝跟嫖赌一样都是败家的根本,糕红的两成利基本都进了嘴,一年两年三年……

糕红及笄的时候长得比两个哥哥还高,五指一捏衣服下的肌肉鲜明,连声音都中气十足,位列值得娶回去的女人之首这身板一看就能干活,屁股大也能生娃。

至于糕红家说的挑嘴不干活……没嫁人的小姑娘娇气点很正常了,等生了孩子就好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不少自认为配的上的家庭都上门打探口风,而逐渐平静下来的糕红家里,也因为不断到来的媒婆起了波澜。

第235章 红糕婆婆

家里长年累月的盯梢并非一无所获, 虽然依旧没摸清平安糕的制作方式,却已经用水磨工夫钻透了有救命之恩的那户人家,用更高一些的价钱换得了货源

做平安糕最重要的糕点粉, 就是从他们这边购买的, 之前这家一直念着糕红的恩情,又因为公道的价格不愿松口,但今年被救下的孙子已经到了去私塾的年纪,他们想多赚点。

“糕红那丫头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换个契挺正常的。”

老太太看着在墙角撒尿的孙子,不知道是在说服别人还是说服自己,老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隐在烟后的脸看不清表情。

“他们不知道,当时我就在院门口。”

老太太回忆起青涩的自己,眼中浮现怀念,她这一辈子也勉强算是波澜壮阔, 但到最后, 还是熬啊熬,熬成了阿香婆。

糕红本来是来问她看中的那个后生的真实情况的,猝不及防的打击后,她把看圈的事情忘了个干净, 浑浑噩噩的回家, 因为下意识的避着人, 家里回来的时候也没发现她在家, 就开始大喇喇商量起怎么处理她。

“不能嫁出去, 这只白眼狼要是把方子带给了夫家, 我们就赚不了那么多了。”

当爹的给这场谈话定下基调,糕红虽然觉得不妙, 却也不知道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会有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