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边往盆里放料,一边跟黎秋月讲自己当年是怎么把夫君给捞回来的。

“大料,陈皮,白芷,山奈,丁香,小茴香……”

黎秋月跟着耳边的声音慢慢数着,觉得幻听除了让她头痛,偶尔还是有点用的。

青麻椒加进去,两种花椒放进去,黎秋月低声数了一遍,才用花雕把所有的东西浅浅的浸湿,然后用手轻轻的把各种香料抓出来,走过这么一遭的香料煮的时候会更有滋味,表面的灰尘也会沉到酒底。

“请问有鸡汤吗?”

黎秋月的鸭脖煮到一半,推开点屏风伸出脑袋,说的是疑问句,眼睛却盯着灶台上的瓦罐。

鸡鸭汤便宜又有个滋补的名头,给菜调味也符合健康饮食的观念,每天都是要现熬的,就是往往喝不了多少,黎秋月一问就得到了半锅鸡汤,够卤鸭脖了。

鸡汤过筛又过布,进锅里的只有清汤,用酒泡的十四香加进去,就到了放辣椒的时候,黎秋月直接把算好数量的辣椒往锅里一倒,满当当的红辣椒直接覆盖了水面

黎秋月做什么菜贺兰姐都照单全收,弄得她到现在都没摸清楚贺兰文星的口味,只能按照自己饮食习惯加辣。

辣椒的种类不少,师父平常用的都是混合成品,黎秋月不打算在漫漫辣椒中筛选,只去了其中最鲜明的香和辣,找到了合适的偏向的两种辣椒放进鸡汤调味。

冲洗后的鸭翅下锅炖煮,乘着这个时候炒糖色,等到冰糖融化变成浅黄的颜色,葱姜往里面一倒一搅合,一点花雕倒进去增色,再把焦黄的甜液倒进卤水。

单独拿个容器,两勺子酱油倒进去,加白胡椒增鲜,老抽上色,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原本不显山露水的辣味逐渐变得呛鼻,抽油烟机的作用不能说没有,只能算聊胜于无。黎秋月没忍住就咳嗽了两声,谁知道直接带起了连锁反应,厨房很快就成了咳咳怪的地盘。

黎秋月:……

快是快不了的,只能等到做好以后分一部分出去这样子。

黎秋月舀了勺红油进锅,面无表情的找了个口罩戴上,香辣的滋味飘出去好远,有些客人闻着馋,但在菜单上找来找去,所有的卤味都点了一遍也没有这个香。

黎秋月并不知道厨房外发生的小插曲,熬卤味的时间短不了,她趁机了解了一下在手册上没看懂的食物售卖规则。

说实话,规则被人解释以后其实并不难懂,但是……

“最初的大白话不方便吗?”

故意用这么多专业术语增加交流门槛干什么?

第171章 不说人话的餐饮规则

介绍人说的兴致勃勃, 黎秋月听着听着就想打哈欠,没觉得多有趣,反倒搞不懂其中的盈利模式。

用人话来说, 这边的食品售卖大致分了三类:明码标价, 盲盒购买和扑买模式。

盲盒购买没什么好说的,不同的菜名放到相同的包装里,给一份钱拿一个,能选中什么菜全靠运气, 像开水白菜鸡豆花佛跳墙之类的国宴菜都是概率最小的一批。

设计盲盒模式的可能还是个游戏狂,不但分出了普通良好珍贵等各个模式,还有强买的保底机制, 至少黎秋月看着概率还行,比她的无限冷冷要高。

顺便一提,她讨厌没有保底的扭蛋机。

扑买取自宋朝说法,这种就是套圈飞镖抛硬币之类的玩法, 运气和实力各占一半, 黎秋月以前在糖画玩过类似的大转盘,冲着最小的龙凤去的,最后只转出来一只小老鼠。

唯一庆幸的,就是师父给她画的是大耳朵杰瑞, 而不是南方的大黑耗子。

扑买和盲盒一次花的钱差不多,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扑买没有保底, 还可以自己设定形式, 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