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放进去的猪肉切丝,再把洗干净的黄芽菜放到案板上。

黄芽菜是大白菜中的精品,瘦长浅绿,最中间的叶子会在顶部弯成勺子模样,有人会用大白菜的菜心冒充黄芽菜,专骗不识五谷的年轻人。

黎秋月将黄芽菜顺着纤维切开,这么下锅的黄芽菜的口感会糯,还能保留蔬菜本身的纤维感,做烂糊肉丝最好不过。

切好黄芽菜,肉丝也已经被淀粉和花雕浆的差不多,肉丝笋丝黄芽丝一应俱全,黎秋月便起锅烧油准备炒菜。

油是粗榨的菜油,颜色很深,带着去不掉的生腥气,黎秋月却觉得跟烂糊肉丝相得益彰,烧出来的菜带着乡土的味道,是难得的质朴天真。

肉丝下锅划散再捞出,添油煸炒冬笋丝,冬笋吃油极凶,加油的时候不能手软,等到冬笋炒软吃油放缓,就把肉丝连着黄芽菜丝一起到倒下去炒透,再转小火焖煮,最后加调料勾芡,淋后油出锅。

讲究的烂糊肉丝出国前还要撒一把小葱花,黎秋月对此感官一般就没放,做出来照样香气十足。

一碗压得实实的大米饭盛出来,两勺子烂糊肉丝盖上去,黎秋月直接坐在桌前吃起了盖浇饭特色没事说到底,也就是当地的家常菜。

黄芽菜的梗已经酥烂了,却还带着蔬菜特有的清甜,肉丝一抿就散,却不跟肉冻一样划开,笋丝是其中最坚韧的存在,也是菜中嚼劲的代表,配上裹紧的勾芡,黎秋月想不出美味以外的形容词。

这道菜就是要趁热才好吃,有变冷的倒计时虎视眈眈,黎秋月吃的风卷残云,最后一口下肚才发现自己撑得不行。

胃里涨的有些难受,但黎秋月丝毫不后悔。

烂糊肉丝好吃惨了!

早饭吃的晚,中午吃的撑,晚上的黎秋月煮了个蘑菇汤,用的就是今天泡发的三种蘑菇。

草菇洗干净,跟切片的榆耳和竹荪放到滚水里汆一下,然后三种蘑菇连着中午漏网的笋片,没想好怎么做的菜心一起放到砂锅里煨着,砂锅里面放的也不是水,而是二汤。

二汤是熬完高汤以后加水继续熬出来的汤,川蜀一般称为毛汤,黎秋月做馄饨的时候熬多了,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所有的食材简单煨过以后捞出放到汤碗里,再加高汤进砂锅,放盐糖胡椒面,烧开以后把汤冲到汤碗里就好。

黎秋月晚上没煮饭,但榆耳竹荪汤色彩明亮,带着笋类的爽脆和菌菇特有的嫩滑,一碗下肚鲜味一直从舌尖飘到胃里,本身的滋味已是独一无二,配了米饭反倒不美。

休息的三天黎秋月往外跑了两天,最后一天黎秋月哪都没去,一边看纪录片,一边断断续续的跟钟桐聊天,在晚上系统提示要选菜谱之前,两人终于交换了名字,也明白了微信名跟真名的联系。

秋月为圆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凤凰栖梧桐,梧桐树成招凤凰!

这是两人相互了解的一小步,却是关系前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