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月自信的想到。
在黎秋月看小说消食的时候,昌南大学的校园表白墙上,鸡爪老板的帖子终于被顶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烤梨老板的鬼哭狼嚎。
倒不是没有谴责深夜放毒的,而是昨晚就已经把该谴责的谴责完了,大家对幸运儿的关注劲儿过去,就只剩对老板的怨念了。
下午两点。
黎秋月结账送走两个小时工,开始炖梨汤,而舒南琴跟三位室友穿好自己的面包服,顶着寒风出校门,前往财富大厦的小吃街。
普通人还在等着晚上出发,聪明人已经准备提前去蹲守老板了。
“这次要问清楚老板什么时候出摊,下次就会轻松很多。”
舒南琴一边走一边记录,旁边的室友七嘴八舌的补充。
“要是老板跑路了,要记下摆摊的日期,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有个性,万一真的有规律,以后也好找。”
室友一号说的很有道理,但同伴们表示不想听。
“快呸呸呸,别说老板……的话,一语成谶听过吧!”
二号根本没把那两个字说出来,提到的时候只用食指和中指的交替摆动代替,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她不相信一切非科学的存在,但人不想听一些不妙的话也很正常吧。
“呸呸呸!”
一号大惊失色,赶紧配合着张张嘴巴,老天奶啊别当真,她年纪还小只会胡说八道,求您让摊主天长地久的摆摊吧,当然要是能在校门口,再把酸辣鸡爪重新上架就更好了。
“再把摆摊的东西记下,看回头会不会继续变。”
三号室友也接了话,虽然舒南琴觉得就两种食物没什么好记录的,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还有摆摊的地点,看看旁边是不是有明显的标志物,没准摊主会有强迫症,会选择带了相同元素的地方摆摊。”
四号提出一个更加不太有说服力的猜测,舒南琴通统记下,准备今天过后跟室友轮流过来蹲守,十天为期,必要的话可以发动其他的美食爱好者帮忙。
舒南琴越想越觉得要记录的事情实在有些多,刚好这个时候到了地铁站,她索性把备忘录关闭,准备到了小吃街再说。
“要是摊主愿意建个群,告诉我们摆摊的时间地点食物和价格就好了。”
一号室友叹了口气,舒南琴默默在心里表示赞同。
黎秋月并不知道有人正在前往赶到小吃街堵她的路上,她在家里的厨房熬着梨汤,抽油烟机吸收不了这么多的甜香,味道顺着窗户向上飘去,不知道勾住了多少人的肠胃。
熬完最后一桶梨汤,黎秋月都觉得自己要被梨子腌入味了,但她没急着关火,而是将银耳汤倒了进去,顺势做好一批新鲜的烤梨。
240个烤梨去掉坏的和成品不完整的,最后能用的还有217个,黎秋月也不知道这个损耗率是高还是低,但还处于她能接受的范围。
按照跟贺兰姐的约定,这其中两成的烤梨是要给她寄过去的,加上刘奶奶家的五个订单,黎秋月索性凑了个50的整数,刚好一大桶。
分五个打包盒出来装好,敲敲旁边的门,刘奶奶很快接了过去,也就一分钟的功夫,手机上的转账就到了。
剩下的四十五个没有分装,黎秋月直接把保温桶盖子关紧放好,等快递员上门直接带走贺兰姐的强烈要求,说自己分装的才有灵魂,保温桶会带一个替换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