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爷握着吴二姐冰冷的手,心中渐渐着急,难道他又看错了?吴二姐到底是女儿家,胆子小也应该。可要想撑起这吴家胆小是绝对不行的!
吴老爷不甘心,低头殷切的问:“二丫头,你懂了没?”
吴二姐深吸一口气,咬牙点头:“……懂。爹。”
吴老爷瞧她这样,仍然不像真能明白的样子,从此倒真把这件事上了心。他哄着吴二姐歇下,当晚就把这件告诉了吴冯氏。
吴冯氏也是一怔,可转念一想吴二姐也不过才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就是再聪明可心智见识在那里摆着的,不由得埋怨吴老爷道:“她本就是个姑娘家!你偏把男人家的事扔给她管!能不害了她吗?”
吴老爷狠道:“练!我就不信老天就不让我吴大山痛快!把她的胆子练出来!人都是慢慢长的,我就要让二丫头长成个能干的!”
吴二姐自然是不知道的,可从那天起,吴冯氏责罚下人时总要她在一旁看着,慢慢练她的胆量,吴大姑娘也常当着她的面训丫头,掌嘴打板子样样来。开始时二姑娘看到丫头让人扇肿的脸惨叫哭号就忍不住想求情,而吴大姑娘一改平日的温柔似水的模样,铁面判官般冷着脸盯着丫头受罚,就是吴二姐求情或逃走也不管,该怎么罚还怎么罚。
吓过后又和风细雨的教她,让她瞧那些听话懂事的丫头们过得有多好。吴大姑娘特意把茶姑叫出来奉茶给她看,比起刚买进来时瘦小枯干的柴火样,让吴大姑娘□了二个月的茶姑脸也吃起来了,气色也红润了,像是浇足了水的花,水灵灵的带着笑,像她这个年纪应有的新鲜模样了。虽然仍然有些胆怯,可是站在吴大姑娘身后时却一副忠心听话的模样。
吴冯氏告诉她,这些女孩在家可能一天饱饭都没吃过,有很多人买进来前没有见过白面和米,每天只能吃一两个野菜团子喝碗野菜稀饭,她们每日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半夜了还不能睡觉,到了年纪有给兄弟换亲的,有换嫁牛马嫁妆的,有的甚至几斤腊肉苞谷就能娶走个姑娘,也有交给人牙子带走换钱的,因为给人牙子的有可能会沦落到那些肮脏地方,疼孩子的更多的是十里八村的说亲说出去。
吴大姑娘教训她:“让咱家买了总好过让她们被卖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吧?不信你问茶姑,看她是愿意留在咱家,还是愿意回她老子家。”
吴二姐还没接话,茶姑已经吓得跪下来了,拼命磕头哭求道:“姑娘别把我送回去!求姑娘别把我送回去!我会用心学针线的!我已经会绣帕子了!我今天就把帕子绣好让姑娘瞧!”
吴二姐见她这样倒没再吓着,或是胆子真的练出来了?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她故意问茶姑:“你不愿意回家吗?要是不用你家里人赎你呢?要是再给你钱呢?”
茶姑吓得脸煞白,扑过来抱着吴二姐的腿声嘶力竭的哀求:“二姑娘给奴婢婢说说情!求二姑娘给奴婢婢说说情!”
一个婆子上来把茶姑扯回去喝斥道:“好好说!这么不清不楚的谁要你!!”
茶姑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哭得结巴:“……奴婢、奴婢还有个弟弟,爹娘还要给弟弟盖房子,还要给他娶媳妇,还想送他去学做木匠,他嫌种地累想学手艺,爹娘才卖了我。”她说到这里又尖声哭道,“大姑娘别把奴婢婢送回去!他们还会卖了我的!他们还会再卖了我的!”
茶姑的哭喊差点吼破屋顶,吴大姑娘眯眯眼,旁边的婆子立刻挟起茶姑下去,外面的丫头把她扶走捂上嘴将哭声掩住,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闷在手帕里,吴二姐看着茶姑出去半天没回神。
吴大姑娘等了会才把茶姑的事告诉她,早在茶姑被买进来后就让丫头旁敲侧击的把她家的事问出来了。
茶姑今年十五岁半,她的弟弟十一岁,村子里有个闲汉家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