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女莹势不两立了,你该怎么办呢?”话音更像是在替他为难。
李伯仲只是笑笑,女人的事,他一向很少考虑,总认为她们只是闹闹而已。
男人一向这么看轻女人的本事……
***
撇去这间小屋的男女,跃上云层,眺望祁山北的一处小城,那里住了一位贵人。
这位贵人将给李伯仲带来一次重创,当然,也会给他带来一个契机。
四十一 那是天意 二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日子,李伯仲却一大早出了门,接连两天都没回来。
腊月二十六这天,几位李家子弟从西平赶来祭祖,河下是李家的祖居处,每年都会派几名子弟来祭奠一番,今年当然也不会例外。
领头的是李伯仲的兄长李修竞,剩下的几个也都是“修”字打头的李氏子弟,之前与李伯仲多少都有些不愉快,这次来一是为了祭祖,再者也想趁机修复跟李伯仲之间的关系,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祖父的时代已经过,自己又斗不过人家,那就只好低头顺从了。
由于李伯仲暂住的地方不大,祖宅又在重建,所以这几个李家子弟被安排到了一名河下官员的别院。
腊月二十七的一大早,李修竞几人等不到李伯仲,只好先去祖陵祭拜。他们前脚刚走,后脚李府就戒了严,谁都不能擅自出入,尤其前院。
白卿刚吃过早饭,正坐打算到儿子的房间,还没进门,就见佟嫂急匆匆地往这边跑,脸上的表情让与芽城逃难的那次十分相像。
“怎么――”白卿话没问完,就被佟嫂紧紧拽住衣袖。
“我去早市买糯米面回来时,正好撞见几个人抬王爷进门,我瞧着王爷那脸上一点人色都没了,想问问怎么回事,结果上来几个人差点没一刀砍了我,你快点到前面看看去。”佟嫂说得上气不接下气,连推带搡,把白卿往外推。
白卿来到前院门口时还有些糊涂,直等看到前院的阵仗才算找到些焦距,先不说院子里的卫士,光院门口就站了十多名银盔素甲的高大武士,白卿还没靠近院门,就被武士挡了下来。
这些人什么也不说,只是刀口向外,那意思再往前走一步,刀下绝不留人。
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白卿立在刀口下,心里暗衬。
“这是汉北王妃,你们也敢拦?”一道女声撕破寂静,是赵女莹身边的小丫头――茗月,从汉西陪嫁过来的,所以底气颇足。
白卿微微侧脸,看了一眼同样匆匆赶来的赵女莹、赵若君,看来她们也听说了李伯仲被抬进府的事,脸上都显着几分焦急。
“茗月,退下!”赵女莹挺直脊背,目光凌厉,颇具威仪,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些是什么人,“我要进去!”
几名白甲武士用眼神相互传递完信息后,收起刀口,她的身份毕竟不比一般,既是汉北王妃,又是汉西赵家的小姐,不便硬来,于是放她进去,但也只是让她一人进院,白卿、赵若君等依旧只能站在门外。
两个被留在院外的女人侧脸对视一眼,随即缓缓各自转开――同样的心事重重。
白卿想,这些看门的武士敢在汉北王府里拔刀立剑,他们的身份一定非同一般,除了皇室的白甲近卫应该不作他想。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李伯仲又惹了什么事回来?
时间在寂静中一点点的流逝,等到赵女莹出来时,日头已经过了枝头。只见赵女莹的脸色十分苍白,赵若君赶紧上前搀扶,并没有急着问里面的状况。
离开院门没几步远,赵女莹左膝倏地一软,要不是有茗月跟赵若君在两旁搀扶,恐怕她就要坐到地上了。
她这一腿软,白卿心里也没了底,只能茫然地望着赵氏姐妹的背影转进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