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2)

余粮慢悠悠的从一丛灌木后拐出来。

陆小乙坐在山腰的石头上,看着慢悠悠行走在青山小径上的余粮,情不自禁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首词: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稻香千里闻,只盼郎来到。郎立清溪头,妾坐青山坳。相对长依依,不知岁月老。

郎立清溪头,妾坐青山坳。

陆小乙红了脸,赶忙拿芋叶扇风,见余粮笑着看过来,赶忙把瓷盆递过去:“呐,我小舅养的鱼,天热不能久放,你赶紧炖着吃吧!”竟不好意思去看余粮的眼,陆小乙低头快快说道:“等了太久,我就不多呆了,家里还有客呢!”说完脚底抹油溜了。

一路上,脑海里不断盘旋那些词句,脸颊越来越红,回到家直奔灶房舀来冰冰的井水洗脸。

玉兰一边煎鱼一边瞅她,帮忙烧火的王婆子笑道:“小孩子火气就是大,刚到六月天就热的往水里钻。”

陆小乙擦着水嘿嘿笑道:“好热啊!脸都热红了。”

玉兰瞅了她一眼,道:“刚去哪儿了?你小舅说你抢了几条鱼就跑没影。”

陆小乙如实道:“鱼太多,便给粮哥送了几条去。”

玉兰夸赞她想的周到,陆小乙笑的欢,玉兰又吩咐她去把小丁小庚寻回来。

中饭烧鱼炸鱼炖鱼弄了一大桌,除了坐月子的王冬梅,陆寿增陆婆子陆勇都过东院一起吃的,王婆子才过中饭就嚷嚷着要回王家坝,玉兰哪里肯依,陆忠也再三挽留,让王婆子多住几天,他到时亲自用车送她回。

王婆子笑眯眯应下,让王玉堂先回了王家坝。

第二日一早,王冬梅娘家人也送来了月礼。

陆小乙在陆勇成亲之日见过王冬梅家人,时隔一年,王家人长啥样她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今日一见,又对上号了,只见王冬梅的娘提着半篮鸡蛋,嘴上亲热的说着:“亲家母,冬梅月子里就劳累你多照应了,咱家也没啥好东西,攒了些鸡蛋送来。”说完,笑着递给陆婆子。

陆婆子懒懒的接过鸡蛋,也不请冬梅娘家人坐,独自进屋去了,待客的一干事宜全部丢给陆寿增去做。

陆小乙有些同情陆寿增,端茶倒水帮着待起客来。

到了饭点,陆婆子迟迟不做中饭,冬梅娘家人也不提说走人,陆寿增找借口去了后院,把陆婆媳训斥一番,陆婆子才做出一顿很家常的饭菜来。

陆寿增喊陆小乙留下一起吃,陆小乙摇头,屁颠颠回到东院,玉兰已经做好了中饭,一边等她,一边跟王婆子在灶房里说话。

只听王婆子叹道:“照你这么说,陆勇媳妇没摊上好娘家啊,当初五十两要卖她给人做小,后来二十两嫁到陆家,娘家竟抠门得连回门礼也不给,这不是让自己姑娘难做人吗?”

玉兰也跟着叹气,见陆小乙过来,便闭嘴不谈,张罗着饭菜上桌。

王冬梅娘家人中饭后才走,走的时候,还不忘把鸡蛋篮子提上,陆勇送他们出门,王老三言语中还怪罪陆勇不懂事,逢年过节也没提礼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