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沈杳说了这几日的所想。便是原本打算给舅爷爷家建的粉丝作坊,他们?自己来?建。

去岁卖菜和米花糖得的,再?加上这几年的积攒,沈家的存款少说有个五十两,用来?建作坊和收山芋定是够的。

“这事杳杳要是不提,我都忘了这事。年前就说这是个赚钱的营生,因着你舅爷爷的事,后又春耕忙的脚不沾地?,倒将这事忘了个干干净净。”

沈老头也搁了筷子,面色有些担忧的问:“作坊倒是能建,但咱家的旱地?多数都用来?搭了大棚,只有山脚那?几亩地?种了山芋。先前听杳杳说得,做粉丝可是要不少的山芋,咱家这点也不够呀。”

沈春生向?来?支持闺女,但自家种的山芋确实不多,有些惋惜道:“如?今咱们?村家家户户都跟着种大棚,一亩地?都没留出来?种山芋,不然还能跟村里人收些。”

“咱们?村里没人种,但别的村里可是种了不少。”沈杳快速扒完碗里的饭,笑道。

山芋虽不值当什么钱,但能作粮食填饱肚子。是以,在得知山芋能亩产千斤后,安阳县内的庄稼户都种了不少。

听孙女说要收别村的山芋,吴婆子也拧了眉:“若是自家地?里种的,倒也还好。反正那?东西产量高,光是自己吃也吃不完。但若是从别家买,就算是再?便宜,也得要两三文一斤。

你也说了,一斤山芋才能出不到?二两的粉,这要是山芋收得多了,莫不是要亏本?”

也不怪吴婆子担忧。毕竟光是建作坊就是一笔不小的钱。再?是一斤山芋出粉不到?二两,即便一斤淀粉能出一斤的粉丝,一百斤的粉丝就要六七百斤的山芋。这一算下来?,可是笔不小的成本。

再?说吴婆子,先前之所以让舅爷爷家做这门营生,是因着舅爷爷家旱地?多,可以全?种上山芋。除了建作坊和人工,不需要再?花钱去收购山芋,这么一算,想着是能赚钱买卖,才提了此?事。

眼下沈杳打算自家做粉丝来?卖,吴婆子又算不过来?这笔帐。

沈杳见奶奶算不明白,掰着手指头细细解释道:“都说物以希为贵,就同反季蔬菜一样,是以粉丝的价格只高不会低。咱就算六斤的山芋出一斤粉丝,成本就是十二文。再?算上人工,咱多算些,算他一斤五文钱的人工,一整个下来?就是十七文。”

“咱也不卖高价,就卖三十文一斤,一斤也能赚上十三文。那?么一百斤呢?甚至一千斤,一万斤!奶还觉得咱会亏钱吗?”

“一……一万斤?”饶是见识过孙女赚钱的本事,吴婆子还是被沈杳口中的一万斤惊到?了。

她?活了大半辈子,黄土里埋半截的人,也只在前年收山芋时,知道了千斤的概念。

至于一万斤……

别说听,就是想,她?都没敢想过。

现在孙女却说,要做一万斤的粉丝来?卖。若真能做出这么多粉丝,那?可是笔大买卖。

但是……

“我听你说的,那?粉丝虽也是吃食,却不似地?里头的菜,日日都吃得。咱安阳县就这么大点地?儿,一万斤的粉丝能卖得出去?”

沈杳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先前只与?大家说了山芋能做成淀粉和粉丝来?卖,也说了山芋的产粉量,唯独没说粉丝可以晒干,能储存很久的事儿。

当下便解释道:“奶,这粉丝不止吃法多,更重?要的是,它是晒干的,放上一年也不会坏。反季蔬菜不易储存,只能卖到?安阳县周边,但粉丝却可以卖到?京城和江南,甚至能卖到?全?国各地?。到?时候咱们?就与?百味楼合作,让他们?去卖就是。”

沈杳这么一解释,吴婆子终于放下心,眼中憧憬起来?。

倒是沈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