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这一闹,好多村民都围了过来。

有人就问:“杳杳,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人贩子?”

“我记性向来好,不说过目不忘,却也记得大差不差。那人说他以前抱过我,但我根本不曾见过他。他说了谎,我自然是起了疑心的。”

“他又问起我爹,因着我心里起了疑,就想诈一诈他,说我爹去了城里做工。结果那人顺着我的话往下编,要骗我和大姐跟他进城,我就知道这个人不是个好的。”

有人又问:“那你知道了他不是个好的,怎么不赶紧跑,还哄他?”

沈杳像个小大人似的背着手:“咱们都是庄户人家,吃都吃不饱更别说家里还存着钱。我跟大姐还是小孩子,他想哄骗我们肯定不是为了绑架要赎金,唯有一种可能就是拐子,想拐了我跟大姐去卖。”

“若我那日跑了,他转头肯定要去别的村里拐小孩子。我娘说,孩子都是爹娘的宝,若是别家的孩子被拐了,那他的爹娘一定会特别的伤心。我就觉得必须要把他抓了,别的孩子才不会拐!”

“啧啧啧,杳杳这脑子比我都好使。不光脑子好使,还是个大义的,为着别人着想。”有村民竖了个大拇指。

“那你又是怎么将人哄住的呢?”

“但凡干坏事的人,皆因贪欲太重!若知足常乐,定是不会去干那伤天害理的事儿。人贩子求的就是个钱财,我就哄他说家中还有个弟弟,让他在村口等着,我去给抱来,他竟真信了的!我便借机去寻了我爹和大伯。”

说完沈杳又道:“但凡他不贪心,那日也不至于被抓住。说到底,怪他自己!”

“她……她真的才三岁?”来求证的人,指着沈杳的手有点哆嗦。

“你这人说的什么话,她不是三岁难道三十岁?”

别说,还真别说。若是不看小团子一般的沈杳,只从她一番话里透露出来的逻辑,和缜密的心思,说她三十岁也有人信。

沈杳的一番对答,让那人心服口服,夸道:“这……这老沈家还真出了个神童不成?香怜,你这侄女日后怕是有大造化。”

村民也对着沈杳乱吹一通彩虹屁。

沈杳摆摆手,心道:基操,勿6

第21章

一入冬,庄户人家便彻底清闲下来。

因着家中有两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沈家早早的烧上了炕。

男人们在院子里劈柴,妇人们盘坐在炕上,纳着鞋底。

前头得了二十两银子,吴婆子想着一大家子有好些年没做过新衣裳,身上穿的都是不知缝缝补补了多少年。最后一狠心,咬着牙从镇上扯了些布回来。

裁完衣裳剩下的碎布头,就全部用浆糊一层一层的粘在一起,再纳成千层底。

许是入了冬,外头的寒风凛冽,沈杳便不大爱出门,也好些日子没去过司家。

婆媳们纳着鞋底话着家常,沈杳挨着徐氏坐着,托着腮,听的认真。

几人刚好聊到过年要不要做些米花糖,就听外头有人唤吴婆子。

这声音沈杳听着熟悉,稍稍一想,可不就是村长媳妇五奶奶么。

“三嫂,喜事,大喜事!”五奶奶人还没到炕前,就大声道喜。

“这……这道的是什么喜?”

五奶奶脱了鞋上了炕,笑的眉稍都是弯的:“有人啊,看上你们老三了!”

一听这话,吴婆子震惊的都快要说不出话来。

往常家里穷,老三又挑挑拣拣,这婚事一直没个着落。而这,也成了她跟老头子的一块心病。

原本她是打算等开了春,托媒婆再寻摸寻摸。如今有了二十两的家底,若对方要个五两八两彩礼的,她也狠下心应了。

哪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