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老五这个火车头培养出来,其他人可以慢慢发展。

常胖子有些诧异,问明林十七的目的后,爽快的应下了。

他是土生土长的大原县人,家里本身也经商,找铺子这种事情自然是熟门熟路。

常胖子读书不行,但办事的效率很高,仅隔了一天,就搜集到了符合条件的三个铺子,而且都有详细资料,其中还包括一些内幕小道消息,比牙行的详细多了。

林十七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经过实地勘察后,她选定了一处地段好、价格高的铺子。

因为这附近有很多有钱人居住,人流量也大,离海边码头都不算远。

作为一个被成功人士,她自然不愿意再苦哈哈的赚钱,要赚就要赚大的。

开铺子还要去衙门备案,交点钱,这些由周琅去搞定。

林十七将铺子简单装饰一下后,就正式开张了,取名叫“远洋特供”。

顾名思义,这里的货都是遥远的海外来的,而且都是比较特殊的。

当然,老爷们看到了,要理解成专门供应像他们这样的特殊人群的意思,那也没毛病。

林十七先在DY平台上订购了一批玻璃杯,来试水。

品种暂时也不多,就茶杯和酒杯。

大虞国的高端杯子,大都是银、玉石和瓷器这些材料制成,这些都有点贵。

而且银制的东西,时常会给人一种庸俗铜臭的感觉,用的人并不多。除了银制的,其它两种又容易摔碎,这让豪绅老爷们略有些心疼。

当然,瓷器杯子也有便宜的,但那种地摊货不符合老爷们的身份,不在考虑当中。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十七的玻璃杯闪亮登场!

她将杯子一个个整齐地码在柜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玻璃杯一个个透亮发光,熠熠夺目,比大虞国那些或泛绿或泛黄的玻璃制品强了不知多少倍,凡是路过铺子门口的人,只要瞧上一眼,立刻就会被吸引住!

第229章 这,这不会犯法吧?

它们的卖相,比玉石和瓷器要漂亮太多了。但一问价格,这些玻璃杯比玉杯和瓷杯还要低!

于是很快,林十七都还没正式宣传,这些玻璃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好多人专程赶来采买,就算不买的,也想看看这些远洋特供的货究竟长啥样,怎么好多人都在谈论它。

三天过后,林十七的铺子就在整个大原城出名了,门口经常出现排队的情况。

因为她定的价格,虽然是面向富豪的,但稍富裕一些的老百姓为了撑门面,咬咬牙也是舍得买几个的。

她的杯子,都是最普通最简单的货色,在DY平台是平均2元多一个买来的,一两白银现价约值400元,算下来可以买将近200个。

然后她在大原县平均每个卖五十文,也就是半钱银子,这样一算,除掉本钱,嗯,好像也只赚了八倍而已。

哎,她还是太善良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粗浅的测算,没考虑其它因素。

她每天也只打算卖200个杯子,搞个饥饿营销,细水长流。本来她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锻炼人,改变周家经营的观念。

家庭,也是需要经营的。

除了周老五这个掌柜,还需要其他人帮忙。

因为杯子是批发买来的,到了林十七手里,她要把它们一个个进行单独包装,这样才能唬住人。

大虞国有纸,但没有纸壳子,林十七就买来婶子们纳鞋底用的一种板子,它们是芦苇草拼做的,刷上米糊后,就有了硬挺度,然后表面再糊上纸,这样就可以用了,做出来的包装盒又环保又健康,就算拿到现代去,通过3C认证都完全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