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子就堵上了他的嘴,“老头子,新院子是拿来主要做生意用的,大郎读书要安静,不适合分派过去。”
周老汉哑然。
周婆子快言快语,“咱们家盖新院子,咱们家还没有分家呢,这四十两银子,你们两口子自留二十两,交二十两上来,我们公中再给你们添上二十两,这才是正理!院子暂时先给你们两口子住,还给小哑娘单独分一间,姑娘不大不小,咱们也得避嫌,也不能让她来咱们家受委屈,至于将来怎么分配,将来再说。老头子,你看如何?”
这下,周老汉心下稳当多了。
“理应如此。”
宅子是老周家的,他有分配权。
老四家出一半银子,暂时让他们先住,这对他们也公平。
将来,再如何分配,到时候再说。
以后,大郎考上了秀才的话,或者成亲的话,也可以分配新宅子的房间嘛。
“既然这样,现在正好是农闲时节,咱们去请人来搞,争取过年前,咱们家的新院子就能做成……”
林十七小两夫妻也没有意见。
旧宅子确实憋屈了一些。
花二十两住新宅子,没有所有权,也无所谓。
能住几天是几天。
周老汉再偏心,有周婆子在,也不至于偏心太过。
再不行,到时候,她们手里有了银钱,大不了再出银子,重新再建,老周家里人多,周老汉又勤快,她们不怎么需要操心如何建,只要出银子就够了。
也挺美的,说实话。
老周家人多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周老汉这人可以说是老周家最勤劳的人,不为过,还手艺活计多,啥都会,除了偏心大房之外,别的真没的说。
书里头,周老汉偏心大房,其实最后也没有讨到好处。
因为他总是想要表面上的公正公平,偏心大房,大房的人还是觉得给得不够多,最后,大房断亲,他拼命不同意,但大房执意非要断亲,不认他这个爹与爷了,他大受打击,辛苦了一辈子,身体留有各种暗伤,也都因为信念崩塌,一下迸发出来,没钱治病,被病痛折磨,又加上心灰意冷,一根绳子吊死了他自己。
……
这辈子,也不知道他的命运如何。
如果他全部的希望不在周启南的身上话,应该也不至于到那般地步。
狗周琅也是他的儿子。
说不定能享上狗周琅的福呢!
“那就麻烦爹与娘了,盖房子的事情,我们一窍不通。”
第79章 倍儿有面子
周婆子道,“不用你们操心,你们每天要做豆腐,也挺累的,忙你们的去,盖房子交给你们爹了,他拿手。咱们家有钱有人的,年前盖好搬进去过大年!”
“那就谢谢爹娘啦!”
该说的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接下来,林十七就是认真去挑选人手做豆腐帮手了。
第一人选肯定是刘氏了。
有了徐氏商行固定的收入来源,刘氏不用出去卖豆芽菜卖豆腐了,在家里给林十七打下手,林十七给她付工钱,比到处叫卖要更好一点。
有周婆子在,她直接把全家人集合起来,让林十七来挑选。
全家人听说有工钱也老兴奋了。
连周启南不读书了,都出来看热闹。
林十七挑了刘氏为主管人事。
下面又选了阮氏,王氏,周幺姑,二房里的二丫,大房里的二郎,几个手脚勤快的人,也来帮忙,也给工钱,但肯定不给刘氏的数量。
原本周婆子不想让王氏加起来,但是太针对她也不行。
好歹周启南还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