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消失了。

只剩漆黑幽深的静谧,耳边空气嗡嗡流动,空气里好似漾起水波纹。

我失望极了,拉着萧逸准备打道回府。日后我复盘这晚历险,觉得就是往回走的时候拐岔了方向,于是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说不慌乱是假的,来回绕了几圈,大脑对方向和距离的判断产生了偏差,总感觉始终在原地打转。情急之下,我与萧逸不慎双双坠入一个废弃的捕猎陷阱。

陷阱很古老,应该是当地原住民设下的,挖得足够深,抬头只能看见层层叠叠的树叶和一小片夜空,幸好早已弃用多年,底部没什么锐器机关,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脚下土壤潮湿,生出零碎杂草,四周岩壁光滑,遍布湿润粘滑的苔藓,没有支撑点,无法借力攀爬。

我们被困在地下。

长夜漫漫,只有手电筒发出微弱白光,照亮我与萧逸的脸。突然扑闪了两下,彻底熄灭。

“没电了,怎么办?”

“别怕。”

一夜未眠,天快亮的时候,我还与萧逸彼此安慰,没关系,我们离开得应该不算太远,等待救援就好了。

但是谁能想到,最初的搜救行动完全弄搞错了方向。

清晨集合发现两名学生不见之后,夏令营负责人立即终止训练安排,一面将其余学生集中起来,一面命令教官们以营地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寻找。

这片山脉地形错综复杂,遍布许多隐蔽洞穴,搜索行动到中午一无所获,校方意识到严重性,当机立断向当地警局报警,同时通知了香港萧家以及萧家在美联络人。

一般这种案子不会引发轩然大波,但我与萧逸身份摆在这里,校方与联络人都深知自己担不起责任,共同向警局施压。

当地警局听完失踪陈述,联想起早年臭名昭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连环绑架杀人案,受害者均为儿童,惨遭折磨致死。当年FBI行为分析小组曾协助警局侦破此案,成功营救出最后的受害者,一对亲生兄妹,但是罪犯侥幸逃脱一直未被抓获。

近年来,阿巴拉契亚山脉一直未再发生过相似案件,大家都以为结束了,直到今天。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当地警局即刻整理好案件信息,联络FBI请求支援。根据初步地理侧写和受害人侧写,FBI方面认为此次失踪与早年连环案件的关联性非常小。

当初连环案件虽然一直都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步道附近作案,但是从未涉及蓝岭地区,这一地理偏差不符合过去发布的unsub侧写;同时,过往受害者皆是八岁以下幼年儿童,此次失踪却是两位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不符合受害人侧写。

探员补充,此次失踪不排除是模仿作案,或者种族仇恨犯罪,毕竟当地活跃着几个白人至上的极端思想组织。但最大的可能,失踪只是意外,应该加大警力在附近展开搜救,把握救援黄金48小时。

但当地警局仍不肯放弃最初的假设,质疑unsub是否有可能已经流窜至蓝岭地区,并且在多年逃亡途中,对受害者的选择偏好产生了改变。

他们这样咬着FBI不放,正是因为听闻了萧家势力,怕真出了人命担不起问责,准备把FBI拉进来蹚浑水。虽然各州警方与FBI平时互相看不顺眼,一有机会就互黑,但是有锅就要一起背。

这才是美国特色。

校方不知怎么也了解到这桩案件,吓得屁滚尿流,等不及FBI表态,添油加醋地往香港方面回报,给FBI狠狠扣了一顶见死不救、玩忽职守的大帽子。

萧存信以为真,一通私人电话直接打到FBI局长手里,不愧是军火世家,人脉不容小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搭上的这条线。

網 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