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应该听说过下谢书尧教授的名字,虽然年轻,但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却是相当过硬的,那么多篇论文,都是一区高水平SCI,在《nature》和《science》这种顶刊上都发表过文章,跟着她做研究的那两个硕士生,人手也是好几篇一区文章,比咱们这边的很多博士都厉害。”

“而且谢书尧教授手上的项目非常多,前阵子刚刚批复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研发专项中,谢书尧教授拿到手的项目共七个,合计一亿两千多万的经费,你们如果关心这方面的话,应该会知道,咱们学校经费上亿的研究员,只有我一个,这还是因为我的团队比较大,将近两百余人,而谢书尧教授的团队还在刚刚搭建……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机会。金陵药科大学本身是比不上京大医学部的,如果你们能在京大医学部跟着谢书尧教授多出一点成果,发个十篇八篇的一区文章,国内所有开设药学的高校,基本上是随便进吧!”

那两个硕士还有些拿不定主意,徐康院士让他们回去再考虑考虑,不知道这消息怎么就传到那些正在为博士后出站而努力脱发的博士后耳中。

博士后之间的竞争多么激烈啊,**文,出基金,赢者上,败者滚……这些人知道**文有多么困难,故而更加清楚谢书尧团队能够猛猛地发表一区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多么难得。

那些有读博想法的硕士在听到风声之后,也纷纷请出各自的硕导来找徐康院士说情,

一大帮人主动找徐康院士来申请这个机会,徐康院士起先还有些不大乐意,他有点担心金陵药科大学的‘新生代科研狗’都被谢书尧给挖走,可是转念一想,这些人都是要留在金陵药科大学的,同谢书尧的关系越好,就越能将谢书尧牢牢地捆绑在金陵药科大学的船上,值得!

等那两个硕士做好决定,打算撸起袖子跟着谢书尧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徐康院士告知,“不好意思,竞争挺激烈的,当时你们不同意,消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传了出去,现在已经报满人数了,你们要是有读博想法的话,建议去尝试联系一下其他博导。”

机会就是这样,它有可能降临在你头上,但不会一直都降临在你头上,若是你没能及时抓住,那谁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

第77章 第七十七站

谢书尧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说了这件事后, 回头就给孙主任发了一条微信, 问孙主任‘联合培养’的可操作性。

孙主任直接拨了微信电话过来,“小谢, 你打算在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招生了?计划招多少个?”

“打算招两个, 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有项目得推进, 总得找几个人来做,还有就是十四五的那些课题,就凭我、包萌和杜岳,三个人根本玩不转, 包萌和杜岳还得做与他们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读博的前两年或许有时间帮我做课题, 后两年就得忙自己的大论文了, 我得找几个人帮忙一起分担项目的工作量啊!不然就凭我一个人做的话,还不累死?”

孙主任脱口而出,“你可以从京大医学部找人来做啊……”

“我在京大医学部哪有招生资格?”

谢书尧反问了一句,“孙主任,我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已经商量过了,这两个博士生是肯定会招的。如果京大医学部这边答应联合培养, 那最好,我让他们过来报道就行,如果京大医学部不答应联合培养,那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给他们解决住宿问题, 至于吃饭的话, 学校食堂可以手机支付, 这都不是事儿。最主要的是,我得和您说一声,往后他们得去生物医学国重那边的研究室,到时候可能得录入一下指纹,不然他们连门都进不了。”

孙主任道:“这不合规矩啊,生物医学国重这边有很多项目都是保密级别很高的国家研发计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