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种不同的声音。
杜岳和包萌是谢书尧亲手带出来的,两人听谢书尧说半句话,差不多就能明白谢书尧接下来一段话要表达什么意思,这点他就做不到。
杜岳和包萌就是那种可塑性很强的人,跟着谢书尧做了几年的研究,已经变成了两把锋利的剑,谢书尧指一个课题给这两位,这两位都能差不离地做下来。
可如果带一个可塑性一般的人,那完犊子了,谢书尧同那个人的沟通极有可能会变成鸡同鸭讲的车祸现场,到时候还要公事一个项目,真是想想就糟心。
就比如说,万一谢书尧留下了那个李凤银教授的学生,到时候谢书尧让那博士干个什么,只要谢书尧的观点与李凤银教授的观点存在点儿差池,那个博士就很有可能会同谢书尧辩解,而谢书尧又是徐康院士所见的科研人员中,学术自信相当强的那一个,让她带一个整天都和她唱反调的人……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站
在培养新人这件事情上,谢书尧算是学术圈里少有的尽职尽责。
哪怕这些新加入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人都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甚至有些人已经是青年教师,她都挨个儿给了详细的指导。
根据这些人的研究方向,谢书尧劈分出将近二十个课题组来,分别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
她给每个课题组都单独开了会,并针对课题组内不同研究员各自擅长的方向进行了探讨,还从自己看过的论文中打包了足够这些科研人员重塑科研逻辑的论文,当成任务分配了下去。
招聘人才需要耗费时间,分配任务同样需要耗费时间,可站在长远的角度去看,招聘进来的这三百余名科研人员都会变成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中流砥柱。
谢书尧的原则一贯都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将新招聘进来的这么多人都培养成为合格的‘渔夫’,还愁捕不到鱼儿吗?
这些新招聘进来的人原本就接受过科研教育与培养,只是接受的科研教育与培养不够系统,他们的导师没有给予系统的指导,但好歹是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算是踉踉跄跄地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基本培养要求。
这些人在接受谢书尧的指导时,接受速度自然要更快一些,有些人原本就有做项目的经验,这会儿上手时虽然有些生疏,但也不会生疏得太明显,经过一阵子的适应时间就好了。
谢书尧的布局真正奏效,已经是半年之后了。
这些招聘进来的人都顺利上了手,哪怕没达到独当一面的水平,但也能完整地将谢书尧分配下来的科研任务完成了,做出来的学术成果也日益丰硕,压在医药高等研究院之前那些草台班子研究员身上的压力顺利减轻,紧绷了半年的神经终于舒缓了下来。
六月份,秦海以及与他同时入学的这批人顺利毕业,除了秦海选择留在医药高等研究院继续工作之外,其他人都没有选择留下。
科研本就是向着金子塔顶端攀升的过程,越向上走,难度越高。
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谢书尧对这点表示完全理解,她给那些想去一些一般高校的学生写了介绍信,衷心祝福这些人都能奔向好的前程。
人各有志嘛!
甲之蜜糖,乙之□□。
有人觉得科研工作轻松体面,可有人就会觉得科研工作会让人心累,不如找一些平淡但是琐碎的工作,安安稳稳地度过人生的后半场。
不管是跟着她读硕士还是读博士的人,都已经系统地接受过了科研逻辑与科研思维的培养,就算去了别的高校,应付一般的项目研究,那也应当不成问题。笔趣阁TV手机端/
只是走了的这些人原先从事的研究工作总得找人接上,谢书尧暂时找了研究领域相近的人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