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几百年来都已经被这样管理着,所以他们极少有人敢于反抗。

更何况,若是反抗神明,便会终日陷入可能引来天谴的惶惶不安中,没有人敢冒那个险。

但现在,睢昼用写在纸上的文字告诉他们,你们有权力这样做。

百姓不仅争相传阅,还将睢昼的文章当做最新鲜的谈资,讲给每一个还没看过的人听。

神祠大怒。

因为睢昼并没有在文上署名,所以没有人知道背后是他。

神祠中的人一度以此为把柄,将这些文章背后的人称为“无名鼠辈”、“叛教者”,说看到这文稿的人都会蒙受不幸,以此打压百姓,恐吓他们,禁止传播。

鹤知知却正是等着这一幕。

俗话说,丢一块石头到狗群里,被砸中的那一只叫得最响。

越是在此时风声鹤唳的神祠,便越是有问题。

鹤知知都不用费心去查,走到一处城镇,只要看看那神祠的反应,只要有异常,便能直接叫官兵去查处。

名头便是“造谣威吓百姓”。

百姓渐渐发现,传播文稿的人没有遭遇传说中的不幸,反倒是神祠里那几个高高在上的膺人倒了大楣,便明白了局势。

睢昼的文章再没受到阻碍,传播得越来越远。

他还在不断写新的文章,引起百姓思考得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