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得很诡异,闻柒是个斤斤计睚眦必报的人呢。
叶家姐妹也没多问,准备转身,从南宫门另一侧离开,这时
闻柒扯着嗓子,大喊:“来人啊,有刺客!”
叶家姐妹惊呆了,顿时,宫门那头的议论停了,禁卫军都提刀出阵了。
果然,这是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
“啊”
一声惊叫过后,闻柒轻咳几声嗓子,整整衣裙,抬头示意叶九:“去吧,去传旨。”弯着眸子一笑,她很温柔的提醒,“记得传你家爷的旨哦。”
这人,真毒,真阴!宁惹天下人,莫惹闻柒。
片刻之后,叶九站在南宫门前,抱着剑挡住路,对着正要出门的一众武官大人,面不改色地说:“陛下有旨,刺客潜伏北宫,意图行刺,禁闭宫门彻查。”
铁卫将军一愣,不太在状态,小心地问着:“叶少将,那臣等?”
叶九还是没有表情,将剑拔出了剑鞘,说:“闲杂人等,不得出入,若有违旨,当刺客论处。”
众武官傻了,他们都成了闲杂人等了,这西北风,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马月,跪了三个时辰,这会儿,又要受这罪过。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第二十六章
“闲杂人等,不得出入,若有违旨,当刺客论处。”
众武官傻了,他们都成了闲杂人等了,这西北风,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马月,跪了三个时辰,这会儿,又要受这罪过。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谁造的孽?诶,是谁在哼曲子?
“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风光……”
诶,归根结底,十二个字:凤栖鹩都,烽火连天,北沧缭乱。
这天下,已大乱,滚滚狼烟,史书里,一笔一笔血染城池。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七年,十二月七日,高阳王百里西楚挂帅,攻城三日,大败南军十万,破南诏紫清城,五十万大军南下,连攻三城,战延州、黔南、岭西,高阳王初战告捷。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七年,十二月七日,大燕闻氏女子栖居北沧,高阳王告捷归都,闻氏善妒成性,为其指婚北疆锡王,高阳王北上和亲。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十一,高阳王和亲北疆,途径陇西四郡,西启大军突袭于前临江,和亲军阵围困陇西,战三日,龙虎军来援,里应外合大败西启,破陇西四郡,占北疆、南疆二城,史称陇西之变。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十七,陇西之变北疆锡王战死,和亲告败,高阳王归鹩,大燕闻氏不容忠良,高阳王守城江西。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二十,陇西之变,高阳王骁勇破敌,阑帝念战功难没,封一品定安侯,赐,千金万户,世袭封地江西三郡。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三月十一,女侍暴毙于九华殿,死因不详,次日,阑帝昭告,北宫女侍或死、或遣送故里、或充军为妓,有传,皆因起大燕闻氏善嫉多疑,野史称红颜缭乱。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三月十一,南诏巫女暗探鹩都北宫,欲窃边关防守驻图,未果,卒。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春分,南诏大军攻至边城六都,六都城主驻守御敌,同月,入京汇战,徒惹闻氏不快,其残暴不仁,斩其六人。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春风,南诏领兵四十万,大战北沧于边城六都,六都城主叛变敌军,一夕,城门高挂六人首级,敌军大乱,龙虎军趁其不备一举反攻,破南诏大军,退边城十里之外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