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3)

沈明安站着等了很久,陆承景才姗姗来迟,几月不见,沈明安看着他都感觉陌生。

陆承景穿着件灰白道袍,脸上显出病态的苍白,眼窝深陷,眼睛也有些灰败,披头散发地盘腿坐在龙椅上,也不顾下面满殿的朝臣,就开始双手合十打起坐来。

皇上不说话,下面的朝臣自然也没人敢出声,沈明安强撑起精神等了近一个时辰,陆承景坐在龙椅上连姿势都没变过,沈明安压低声音问站在身后的同僚,“皇上这是在做什么?”

“吸收日月精华呢。”站了一个时辰,枢密使都松懈下来了,见沈明安对他说话才站直了身子,他仿佛对陆承景这样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赵天师说了,晨曦时候的灵气最浓,这时候打坐能长生,这几次早朝皇上都是这样,估计得巳时才结束,等着吧。”

陆承景年轻时励精图治,上朝一日不落,近几年却松散怠慢了许多,从赵天师进宫后更为严重,时常一月里早朝就这么一两次。

今日难得早朝,陆承景却是在龙椅上整整调息了两个多时辰,期间陆辞珩从外面旁若无人地走进来,站在太子身后,陆承景都根本没发觉,连眼睛也没睁开。

陆辞珩上朝向来是他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沈明安许久没看过他穿官服的样子了。

陆辞珩是王爷,官服的形制与普通朝臣不同,深蓝色官服上是金线绣的四爪巨蟒,两指宽的玉腰带束在腰间,映得他身姿挺拔。

龙椅上的陆承景调息完,掀了掀眼皮,仍是一句话没说,一旁的张凌得了他的眼色,传达旨意让朝臣启奏。

偶有零零散散几个人出列汇报政事,陆承景也不知听没听进去,末了道了句:“让太子做决策吧。”

陆清识惶恐应了。

“沈爱卿。”

眼看着没什么事情,张凌还没说退朝,陆辞珩打了个哈欠,自顾自转身就想往外头走了,却在陆承景喊到沈明安的时候生生顿住了脚步。

龙椅上的陆承景忽地笑着站起来,外凸的颧骨让他整张脸都显得有些怪异,“沈太傅,去岁益州灾情严重,多亏了你的监察督管,才能让益州免遭遇难。”

“三王爷行监察之职,臣只是辅助他。”沈明安执着象牙笏出列,跪在大殿中央,顺势提到:“皇上,益州饥荒的根源是因为去岁夏天发洪水冲毁了堤坝,若是不修建被冲毁的堤坝,今年冬天怕会重蹈覆辙,臣已经将堤坝修建的重点和可堪重用的大臣整理了出来,请皇上尽早派人修建……”

陆承景摆摆手让他闭嘴,忽然话锋一转,“你这回有功,杨将军的女儿一直倾心于你,你年纪也不小了,朕今天就做主为你们两个赐婚。”

陆承景这话转得生硬又毫无逻辑,却让沈明安阵阵心惊,他艰难开口:“……皇上,臣不想娶妻。”

去益州监察的文书是陆辞珩在陆承景不知情的情况下敲到的章,哪怕陆辞珩做得再天衣无缝,陆承景只要细一思量总是有迹可循,能找出些破绽来的,但他根本没追究。

许久不上朝却在今日忽然上朝,并且十分焦急地让张凌守在沈府里,沈明安夜半回府陆承景便让他来上朝,陆承景要打坐大可在华兴殿里打坐,何必在清和门大殿打坐。

朝上分明无事,陆承景根本就是算好了急着要在今日朝上给他和杨澈的女儿赐婚。

可杨澈今天告病在家没来上朝,这话分明是对他一个人说的。

沈明安明白他的打算,又听陆承景笑意盈盈地说:“你自小父母双亡,杨家子嗣繁盛,也能给你沈家留个后,慰藉你父母的在天之灵。”

沈明安还未出声,就听到陆辞珩阴阳怪气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响起。

“杨将军的女儿这般出众,许给太傅做什么,不如直接许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