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明白了。”
吕夫人满意的点点头。
女人跟哥儿掌管家中俗务,中馈权力最大,这是正室才有的待遇。若是妾室不听话,正室可以通过断她们的银子让她们屈服。
吕锦回到屋子时已经恢复了常态。世家联姻要门当户对,家中的产业众多,只有名门闺秀才懂如何料理,若是小门小户的女子跟哥儿终归不妥。
吕锦听了吕夫人的教导,洗漱后就披着外衣给虞澜意写信。
写完放进信封里他叹口气,等这封信到新奉县,他跟崔子期都已经成亲了。好友在偏远的地方就是不好,这封信一去一来大半年就过去了。
他父亲是吏部侍郎,吕锦心下打算等三年任期满了,他要求父亲帮忙多为郑山辞说几句好话,让郑山辞能顺利的回到京城。
毕竟在吏部做侍郎,吕侍郎手中的权力还是大,像是官员考核,任免的事他能插一脚。
……
崔子期买了新鲜的糕点还有几支簪子放在食盒下面,他走到吕府门口没有贸然去拜见,让门子把吕锦身边的贴身侍从叫过来。
“你把这食盒带给你家少爷。”
侍从应了一声主动问问道,“崔大人要给少爷带话吗?”
“不用了,我只是过来给他带点东西。”崔子期知道还未成亲不能说什么出格的话,等他们成亲后崔子期会亲自说给吕锦听。
侍从接过食盒放在院子的石桌上,吕锦正在一旁绣嫁衣,“这是哪来的食盒?”
“是崔大人送给少爷的。”侍从高兴的说。
他把糕点摆出来,打开最后一层放下里面放着三支簪子,“少爷,崔大人还送了簪子。”
侍从把簪子摆在吕锦面前。
吕锦看这簪子很贵,上面的小珍珠洁白无瑕,摸起来温润细腻。
“他送糕点也就罢了,怎么还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吕锦爱不释手。
“少爷,崔大人家里有钱呢,你忘了金衣阁就是崔家的产业,少爷嫁过去吃穿不愁。”贴身侍从笑着调侃。
吕锦捻了一块云片糕,耳尖有些红。这像什么话,他还未嫁过去就惦记崔家的产业了,那是崔家的产业并不是他的。
这产业在崔子期名下,他掌家里的事,男人的私产却是没理由去掌的,若是相公信任就会把私产交给夫郎,若是相公不信任,或是觉得有银子傍身更好便只把私产当做是自己的不会交给夫郎管,夫郎跟孩子也不能用私产的钱。
吕锦把簪子收起来。
六月六宜嫁娶。
吕锦坐上花桥,他盖着红盖头只能看见满眼的红。他早有预料哥儿到了年纪都要出嫁,到了这一日他还是不禁红了眼眶想起家中父母。
还好他们都居住在京城中,吕锦若是想父母只需穿过一条街就能回家。
花桥落在地上,吕锦知道红绸的另一端有人牵着他们一并向前走去。
拜完天地,有侍从扶着吕锦去婚房。喜婆说了一番话,然后提了一个食盒过来,低声说,“大人吩咐奴婢准备了食盒,夫郎若是饿了就先用一些饭菜,大人在外应酬估计要很晚才过来。”
吕锦确实饿了,他便用了一些饭食。
他用了饭食后坐在床沿边上,半晌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他不由紧张。
崔子期挑开了吕锦的盖头,吕锦抬眼就对上崔子期惊艳的眼睛,两个人喝了交杯酒,喜婆说了几句吉祥话就带上门退下了。
“我帮你把头上的簪子摘下来。”
吕锦眼中含羞带怯的点点头。
等头上的首饰簪下来,吕锦顿时觉得身子轻松多了。
“你用了晚膳没?”崔子期问。
“用了,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