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陛下器重他,翰林学士对他赏识。长阳侯想着也是一个好孩子,跟虞澜意在一起正好,难得澜意喜欢一个人,再怎么也要撮合。
正如武成伯说的,家世贫寒对世家宠爱的哥儿而言还是好事。
长阳侯跟虞夫郎心里有底,长阳侯是想着郑山辞的身世,虞夫郎就更细腻一些,他派人去打听郑山辞的品行。
得知他做官后基本上下值后回到家里就没怎么出去,没去秦楼楚馆,结交的朋友中没有狐朋狗友,虞夫郎心下满意。
“郑大人还惹得其他的勋贵眼红,我看要早日下手,一个状元儿婿也难得。”虞夫郎说。
长阳侯嗯一声,“我找几个小辈在翰林院观察了一下,郑山辞洁身自好,谦虚有礼,作为一个年轻人现在就懂韬光养晦,是个人物。”
他是混过官场的人,郑山辞顶着状元的名头到翰林院本就惹眼,这年轻人一旦太锋芒毕露,总有人看不惯要去招惹。郑山辞到了翰林院很老实。
一日,郑山辞在膳堂用膳,杜宁打了一个哈欠,“在刑部做事真要熬夜,一旦遇上案子就没休息时间了。”
郑山辞正要说话,一个相熟的翰林喊道,“郑兄,找你帮个忙。”
他走出去,翰林把他带到一个人烟稀少的亭子,里面有一位威严的中年男子等他。
“郑兄,侯爷找你。”翰林拍了一下郑山辞的肩膀离开。
“郑大人坐吧。”
郑山辞见礼坐下。他知道长阳侯,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是件麻烦事。
“郑大人年轻有为,想要在朝中有作为先成家才好立业,有岳家在一旁帮衬着路好走。我听郑大人说现在不想成亲,这也没必要,是人都要成亲。这话落到别人耳朵里显得清高,还当你看不上京城的哥儿跟姑娘。有的涵养不好的没准就成仇人了。”
郑山辞从长阳侯的话里感觉到一丝危险,他斟酌语句,“多谢侯爷教诲。”
“你这样的人不能找一个普通的人家,我看好你,让长行多在陛下面前提一提你。”长阳侯笑着说。
郑山辞心里却有些冷。虞长行跟武明帝的关系,郑山辞比长阳侯还要清楚。武明帝是真把虞长行当做兄弟,他顺着长阳侯,虞长行可以为他说好话。他不顺着长阳侯,虞长行也可以说几句坏话,他这辈子就会被武明帝厌弃。
他稳了稳心神,“下官不才,不用侯爷费心。”
长阳侯不置可否。
郑山辞跟长阳侯道别离开,这老子比儿子要难缠,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虞澜意的级别是婴儿车,长阳侯的级别就是火箭。
总之长阳侯成功让郑山辞焦虑起来。
他回到翰林院心不在焉,下值回到院子里还觉得长阳侯的话历历在耳边。他穿越过来就知道自己的农家子,想要不被欺负只能去科考,考中状元后便想好好做官,做官要人情世故,要后台,要上官的赏识。
他考中状元,这个身份让他变得更显眼,还未娶亲的他成了可以拉拢的新贵,或是投资的潜力股。除了武成伯找他外,另外也有人找他。
他不能一直拒绝,这是在把自己往火坑里推。没有实力的清高知节,只会沦为炮灰。
过几日,虞长行果真提了一嘴郑山辞,郑山辞得到机会拟定诏书。修撰一职负责修撰史书,起草诏令,编纂文书。
起草诏令一般不会经过他们之手,因为品阶太低。郑山辞这次负责拟定诏书,武明帝瞧了一眼挺喜欢的。
“郑爱卿的文章写得不错。”
翰林学士正在一旁听命,听见武明帝夸了郑山辞,心中惊诧,对这位下属更加看重。
……
长阳侯常常约他去吃酒骑马,日子久了,休沐日长阳侯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