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不同,”王洛含蓄一笑,“不过是更加高大一些,关在的人长在马背上,以狩猎为生,自然不会太过柔弱。”

沈燕霓好奇问道,“我听哥哥说,关外条件艰苦,不到十月便寒冷难耐,公主去了可能适应?”

“能的,”王洛的眼神有一丝向往,坦荡又直率说道,“有他在,我什么都不怕。”

说着便到了德妃的宫殿。

德妃亲自出来迎接,远远看到并肩而来的三人便迎了上去。

她与叶流锦,还有沈燕霓都是相熟的。

唯一没见过的,便知道是新封的安定公主。

对于这个即将去关外和亲的女孩子,德妃既是钦佩,又觉得她深明大义。

虽说是单于亲自选的人,可大梁娇生惯养的女子,去塞外苦寒之地,又有几个人愿意?

“本宫听说你的名字是一个单字,日后就换你洛儿可好?”

王洛连忙跪下磕头,“拜见母妃。”

德妃一把将她搀起,“好孩子,以往我最羡慕的就是皇后身边有锦儿,太后身边有燕霓,我身边只有一个混小子,如今好了,我也有个贴心的姑娘。”

“您非说的可是四皇子?他是个极好的孩子。”王洛说道。

当时她随着叶流钰一同回家,路上也算与萧璟认识,没想到有一天竟做了姐弟。

“他虽没到年纪,可封了王,便搬出去了,陛下也允许他上朝听政,等前朝的事情结束,我让他过来给你这个姐姐见礼。”德妃亲热的挽着王洛的手进了殿。

叶流锦与沈燕霓也跟了上去。

戎狄愿意归顺,算是去了大梁一个心腹之患。

梁帝开心,百官愉悦,同心协力想办好和亲之事。

无论是前朝后宫,对这位和亲公主都待之以礼。

沈太后和德妃在短短的相处之后,十分喜欢王洛这个娴静端庄的姑娘。

后宫其她嫔妃,为了讨太后欢心,也对王洛十分热情。

加之有叶流锦和沈燕霓两个盛京数一数二的贵女陪伴左右,王洛出嫁前夕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等到金桂飘香,秋风四起,戎狄的岐至单于带着他的得力下属,亲自进京迎娶王洛。

和亲大典在宣政殿上举行,由沈太傅亲自主持,梁帝见证,文武百官前来观礼。

这一日,王洛早早就起来了。

叶流锦昨夜陪着她睡的,也跟着一起起来了。

梳妆嬷嬷按照规格给王洛梳妆,穿上大红嫁衣,便开始挽发。

“我来吧。”叶流锦接过嬷嬷手里的梳子。

她先挑起一缕黑发,将它梳顺,手巧灵活的将它一点点挽起。

“表姐,此去一笔别,你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关外路途遥远,你可要时常和我写信啊。”叶流锦有些哽咽。

上一世,王洛是自己前去和亲的,那时的她,并不认识新单于,对关外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也不知她是鼓起多大的勇气才敢迈出这一步。

好在这一次,命运让他们俩人提前相遇,换做新单于主动前来求亲,现在的王洛至少心情应该是轻松的。

“公主,和亲大典即将开始,奴婢扶着您前往宣政殿。”有宫人进来回禀。

王洛透过镜子,看到有些伤感的叶流锦,宽慰道,“锦儿,我这一去,大梁与戎狄再也不会有战争,百姓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这对我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好在上天眷顾我,还赐给了我一个喜欢的人。”

她缓缓起身,转过头来,拉着叶流锦的手情真意切说道,“你放心,我一定经常给你写信,他还说,他会带着我入关,让我能常常看一眼我生长的家乡。”

大红盖头落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