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3)

絮娘玉脸微红,顶着蒋星淳震惊的目光,又觉臂弯被蒋星渊握得生疼,不好多说什么,只含糊地点了点头。

这一日的黄昏,十余名兵士护送着毫不起眼的马车,带着絮娘一家离开定州,往西南而行,直奔京兆。

算无遗策如温昭,聪慧过人如蒋星渊,也不曾想到,絮娘这一日的举动,如同蝴蝶的纤薄羽翼扇过江海,将在无形中左右温朔后来的选择,从而在两国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掀起万尺风波。

他们更不曾料到,造化弄人,世路坎坷,絮娘接下来还要经受多少风雨摧折。

庆安八年腊月初三,辽人举全国之力,对曲阳、定州发动进攻。

次年九月,曲阳城破,落于敌手,守城的老将军自刎以谢罪,杀红了眼的鞑子们不顾辽国大皇子耶律奇略的阻拦,大行奸淫掳掠之事,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令人意外的是,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温昭竟然变相疏散城中百姓,暗中囤积粮草火药,他身边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同胞弟弟又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兄弟俩一文一武,配合默契,在等不到朝廷援助的绝境下,竟然屡次以少胜多,守住了大兴朝的半壁江山。

这一守,就是五年。

直到五年后,由曲阳入关,在境内烧杀抢掠、捞得盆满钵满的鞑子们绕道定州后方,在大皇子耶律奇略的带领下,和蒙受奇耻大辱的耶律保慎前后夹击,死伤六万,方才将定州强行攻下。

温昭身边忠心耿耿的死士,大半死于敌手,只有两个随着兄弟俩沦为阶下囚,往后数年受尽折磨,不得归家,其中种种可叹可惋,都是后话了。

乱世之中风雨飘摇,生离死别,全都不由絮娘左右。

那么年轻的生命,那么高贵的灵魂,曾经有血有肉、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到最后却仓促地湮灭于枪林箭雨之中、埋葬在倒塌的废墟之下,马革裹尸,化为烟尘。

因着身份的低微,他们没有子孙后代,得不到香火供奉,到了地底下,依然凄冷孤单,更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墨痕的机会,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不过,她会牢牢记住每一个他。

110|第一百零六回 天怒人怨千家窘,时危局困万事难

护送絮娘的十二名兵士,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领头的汉子名叫袁伸,不爱说话,做事却靠谱。

到了客栈,蒋星渊替絮娘要来热水热茶,安顿妥当,见她神色恹恹,从书箱里取出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舆图,在桌上摊开。

他挑亮烛火,宽慰她道:“大娘,我向袁伸叔叔打听过,咱们一路沿着官道走,首先经过的是新乐、寿阳和晋中,这几个地方和定州一样受灾严重,只怕不怎么太平。不过,最多二十日,等到了平遥,情况便会好转不少,再往下是霍州、稷山,在岭里坐船渡河,进入富平地界……”

“我算了算,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日,我们便可到达京兆,见识见识天子脚下的盛世气象。”他不遗余力地安她的心。

絮娘微微点头,强笑道:“如此最好。你也累了一日,早些回房歇息吧。”

阴柔俊美的面孔上挂着浅笑,蒋星渊铺好床,将暖炉塞进被窝,正打算离开,看见蒋星淳牵着蒋姝一头撞进来。

“娘,虽说有大人出钱,我觉得咱们一路上还是省着些的好,因此找店小二退了两间房。今晚阿姝跟您睡,我跟阿渊挤一挤,您觉得怎么样?”蒋星淳说着,把妹妹送到絮娘怀里,抬手熟络地搭上弟弟肩膀。

絮娘自然赞同。

蒋星渊却暗暗皱了皱眉。

第三日,一行人进入新乐地界,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重。

同样是遭了旱灾和蝗灾,父母官不像温昭一样有序地疏散百姓,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