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头发花白的老人哭天抢地,不肯离开故土,还是教儿女们抬到快要散架的马车里,一并塞进去的,还有他们刚从官兵手里领到的救命粮;

性格耿直的屠夫拎着菜刀木呆呆地坐在肉摊旁边,摊子上空空如也,连只苍蝇都不肯光顾,没多久,他家娘子抱着饿晕过去的孩子奔来,冲他破口大骂,命他快去领粮,带着家人离开这个鸟不生蛋的污糟地方……

絮娘从行人断断续续的咒骂里,听到了温昭下达的更为残忍的命令

粮食即将告罄,今日之内出城者,援旧例而行;明日出城者,面粉减半;后日出城,米面俱无。

百姓们一边埋怨着天杀的父母官,一边认命地往领粮点赶去。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逃往别处,生死难卜,可继续留在这里,万万没有活路。

絮娘安静地听着,为独自背负这一切骂名的温昭感到说不出的难过。

当夜,她住进原来那个房间,徘徊许久,听着隔壁传来的咳嗽声,终于鼓起勇气,轻叩暗门。

咳嗽顿了顿,温昭柔声问道:“絮娘,有什么事吗?”

“大人,我为您缝制了一条腰带,又做了几个安神助眠的香包。”絮娘光洁的额头抵着门扉,轻声回答。

“我白日里瞧见伏阱他们几个的腰带,还觉得煞是好看,没想到自己也有。”温昭的声音里带了点儿笑意,“有劳你了,放在桌上吧,我明日派人去取。”

他没有见面的意思。

絮娘知道自己应该识趣些,却忍不住越矩地问道:“大人,若是辽人真的打了过来,您有几成把握?我……我还有再见到您的可能吗?”

温昭坐在案前,手里握着支上好的湖笔,闻言动作一顿,豆大的墨点坠落,污了即将写完的一张信笺。

“尽人事,听天命吧。”他竭力克制着打开门拥抱她的渴望,眸色温柔,唇角含笑,“絮娘,等到了京兆,好好照顾自己。我也盼着我们能有重逢的那天。”

他语气平静地说了些抚慰之语,与此同时,重新铺好一张信纸,回绝了伯父将他调离定州的建议。

他放弃了最后一次全身而退的机会。

离开定州的这日,是个阴云密布的天气。

絮娘带着孩子们坐进马车,在伏阡和十二名强壮兵士的护送下,缓缓向正南方的城门行去。

柔嫩的手指抚摸着最后一条腰带,她低垂着玉脸,咬唇挣扎许久,终于鼓起勇气,隔着帘子唤道:“三哥……”

“弟妹,怎么了?”伏阡引着马儿靠近,俯身问道。

“我……我想再见大哥一面……”她从没提过这么大胆的要求,在蒋星淳诧异的询问声中,在蒋星渊似紧张似愤恨的注视下,闭了闭眼睛豁出去,微微提高声量,“我有话跟他说……”

伏阡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他低声道:“他在北门练兵,我带你过去。”

他没有提出什么令她难堪的问题,也没有阻拦她。

大概在生死面前,再荒诞再无稽的儿女情长,也应该被原谅。

107|第一百零三回 绝境逢生后铭记深恩,万念俱灰时洞见光明

“轰隆”一声闷响,闪电撕破厚重云层,短暂地照亮巍峨森严的城墙。

依地势而建的瓮城之中,兵士们神色匆匆地搬运着铁匠刚刚锻造好的兵器,沿着马道往下,左右各设了七个藏兵洞,里头空旷幽暗,颇有些阴森。

穿着冰冷盔甲的男人,蜷缩在最深处的洞里,眉头深锁,双目紧闭,高大的身躯不住打着冷战,陷入熟悉的噩梦里。

“哗啦”一声,滚烫的水泼在他身上,皮肤泛起火辣辣的疼痛,他一个趔趄,跪倒在泥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