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学术成果能更好、更优异。”
《全球经济》的主编一听自己之前最为敬重的老师都这么说了,决定再试一次苏娇杨。
邮包当天晚上就已经出发了,漂洋过海,历经重重海浪,顺利抵达华夏,然后又乘上开往平沙市的火车,直到送入苏娇杨的手中。
苏娇杨是在国庆节期间收到包裹的,她打开一看,发现《全球经济》的主编提了很多‘修改意见’,如果按照这位主编的意见来修改……苏娇杨想了想,直接将自己的第一份极尽细致的手稿翻译好给《全球经济》寄了过去。
《全球经济》的主编要的就是她的大成果啊!
早知道如此,她还费心费力地拆什么论文?
第42章 挖人再起!
苏娇杨的稿件漂洋过海抵达了《全球经济》编辑部,那主编看了之后,直接将稿件拆开来复印成多份,让所有审稿编辑都参与到了审稿工作中来。
面对这份稿件,审稿编辑并没有因为‘重逢’而减少半分惊喜。
同原先的稿件相比,苏娇杨新寄来的稿件只是添了一些过渡章节,使得整套理论更加系统,也更便于审稿编辑,但在这些编辑看来,整份稿件都升华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