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杨不仅审核了论文的学术内容,连一些图件中存在的不规范的地方都给标注出来了,甚至是一些论文引用不当的地方,苏娇杨也没有放过。

当然,被苏娇杨以红色钢笔最醒目标注的地方,都是错误运用多方法复合法蒙混证明之处。

哪里有错,错在哪儿,该怎么修改……苏娇杨都写的清清楚楚。

换句话说,苏娇杨就如同是一个钉棺匠,将这些内容存在瑕疵的论文一篇一篇判处死刑。

《数学纪年》编辑部在新发行的期刊中特意开辟出一栏来,用以发布那些存在问题的文章,提醒全世界的数学家及时自查,若是有引用过这些文章中的论点,还请主动撤稿,以减少编辑部的工作量。

普林斯顿帕克学派发展了数十年,早已在学术界占领了大山头,那种玄之又玄的复杂方法被很多二线学者推崇,但如今却被证明,帕克学派所运用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由帕克学派证明的定理全部推翻,恢复到猜想、假象、猜测上。

数学界的这次更正,几乎形成了十级地震,不知道有多少学者自查了自己的论文,亦不知道有多少课本开始重新编写、多少已经毕业的博士、硕士被召回学位……苏娇杨的一篇论文,捅了整个数学界的马蜂窝。

得亏苏娇杨在国内数学界混,国内学术界闭塞十年,鲜少有人知道多方法复合法,更别提会有人用这种方法做研究,不然苏娇杨怕是走到街上都会被人丢臭鸡蛋和烂菜叶子。

更让《数学纪年》编辑部感动的是,苏娇杨的审稿速度明明已经很快了,结果苏娇杨还写信说她前段时间有别的事情在忙,无法全力审稿,之后的审稿速度会再快一些……华国人都这么敬业的吗?

《数学纪年》编辑部的人投桃报李,又特地封了两百美金并一封感谢信,连带着录用那篇《霍达猜想的证明》论文的过稿信,一并给苏娇杨寄了过来。

除去临近下班前会到数学系办公室拿些杂志外,苏娇杨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图书馆里。

平时苏娇杨来数学系的时候,陈润之老先生往往就下班了,苏娇杨草草拿了论文就走,几乎不会在办公室停留太久。

然而这天,苏娇杨还是如同往常一样风风火火地冲到了数学系,拎出钥匙来准备开门,却发现门上根本没落锁。

她推门走了进去,见陈润之老先生正翻看一沓材料,笑道:“陈教授,您还没下班呢?”

陈润之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抬起头来,伸手指了指苏娇杨桌子上的信封,道:“《数学纪年》编辑部给你寄信来了,你看看,我估摸着时间,你投过去的那篇与霍达猜想相关的论文,也应当审出结果来了,你看看有没有过稿?”

苏娇杨点头,坐在座位上,拆开信,入目就是一沓红红绿绿的美金,立马乐得眉眼弯弯,“诶,怎么还给我寄钱了?”

陈润之老先生:“……”没眼看啊没眼看!

那么厚的材料,不说先看看材料里面写了什么内容,一眼就瞅到了钱,这小姑娘是掉进钱眼里了吗?

苏娇杨把那一沓美金收到包里,这才开始看信。

她对自己做出来的学术成果相当自信,所以看到过稿信时,她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报之以淡淡一笑,还不入看到那封《数学纪年》编辑部寄来的感谢信让她高兴。

陈润之老先生见苏娇杨脸上丁点儿‘狂喜’都没有表现出来,心下一沉,“怎么了?是你的论文出问题了吗?”

苏娇杨摇头,“没有,已经被录用了。国际数学家联盟也去认证了我的成果,说是论证无误,还让我在圣诞节的时候去一趟华盛顿,去领个国际数学家联盟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