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粮食问题依旧是悬在全人类头顶的大问题,唯有培养出高产优质的粮食,才能为全人类松绑。任务评定标准:一年之内,种植小麦三百亩,并实现产量翻倍计划。温馨提示:现今小麦亩产量均值为400kg/亩。】
苏娇杨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好了,如果这个智障系统是个真人的话,她一定会掐住这智障系统的脖子问一问,“你知道我是什么专业的吗?又是让我搞发动机又是让我种地,当我万能吗?”
小麦亩产量翻倍这个任务被苏娇杨直接放弃了,且不说她有没有那个本事,就算她有,湘南省这边的气候也不适合小麦种植,天时地利都不合适,人和更是没有,这个任务是绝对没可能完成的。
霍达猜想这个任务也是一道送命题。
她虽然没有仔细理解过霍达猜想,但关于霍达猜想的‘鼎鼎大名’还是有所耳闻的,人称‘代数界的断桥’,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霍达猜想是正确的,并且很多人都已经将霍达猜想中提出来的定理运用到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可问题是,霍达猜想一直无人能够证明。
最最最能弥补这条‘断桥之缝’的,应当数前苏联科学家沙达夫斯基发表在《莫斯科科学》上的一篇论文,不过那篇论文只是为简化霍达猜想提供了一种思路,作用有限,鸿沟依旧无法填埋。
至于第一个任务,苏娇杨真是无力吐槽。
她原本还觉得这个题目很简单,毕竟十分看起来很低,可是他看了给出来的评分标准后,就忍不住冲系统翻个白眼了。
受苏爸爸和苏白杨的影响,她最近看了不少与发动机制造相关的书,对国内的发动机制造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她不知道系统给出的那个FDJ-3的具体参数是什么,可她知道农机用的是FDJ-1,津市船舶厂中刚退役的那一批发动机是FDJ-2,想来若是让系统给这两款她了解的发动机评分,估计连三分都没有。
这三个任务该选什么?
未等苏娇杨做出决定,魔性且不怀好意的声音就在苏娇杨耳边响起了,“请宿主在三十秒内做出决定,否则将自动展开‘电一电’惩罚哟!”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三更,五分钟后发出!
第22章 小苏老师
‘电一电’可谓是苏娇杨的心理阴影,一听到‘电一电’三个字,苏娇杨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眼睛飞快地扫过前两个任务,然后将手指戳在了第二个任务上。
催命一样的倒计时戛然而止,苏娇杨终于松了口气。
对于发动机制造来说,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血外行,哪怕有三个月的时间留给她,她都不一定能入行,更别说制造出一个评估指数达十分的发动机了。
评估指数达到十分……这个标准看似不高,实则已经算是超欧赶美了,困难得很。
而对于那个霍达猜想来说,她好歹已经有代数与几何的基础了,通过不断地刷那本《数学上帝的语言》,数学直觉也提高了不少……这个任务还是能勉强挣扎一下的,其它任务完全可以当场放弃挣扎。
“恭喜宿主,选中最让智慧系统满意的任务,达成‘人机合一’的要求,获得奖励‘能量内胆’一份。”
“恭喜宿主,检测到‘能量内胆’与‘专注水壶’可融合,已自动融合。”
苏娇杨眼皮子一跳,第一次选任务的时候,她选了‘开启学霸之路’,奖励了一个专注水壶,第二次她选了一个‘证明霍达猜想’,又奖励了一个‘能量内胆’……系统这真是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啊!
就不能表现的稍微不那么明显一点吗?
苏娇杨几乎每天都会到图书馆来学习,再加上她那‘国防科大唯一省状元’的名声实在太响亮,图书馆的老师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