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平台营销收入早腰斩了。
或者数据真实,不过叶颋这个模式可能只在某些品类中有效?
这是个不错的模式,值得分析。
“重出江湖,你选择了一个我看来还不错、有前景的赛道,那你现在困惑什么?”
周窈听老板夸他,内心翻白眼。
叶颋是前阵子联系他的,说有一些创业上的困惑,想找他取取经。
“我有三个合伙人,一个以前是搞虚拟货币的,他无所谓,赚钱就行。另一个原来是做长剧的,他现在想 ALL IN 短剧内容,我呢,您知道,我原来在岳联是做电商业务的,有很多品牌资源,我想 ALL IN 短剧电商,现在我们俩产生了分歧。”
郑载岳点头,“好,我了解了。”
“你现在面临是很多创始人都会遇到的一个战略决策问题,就像刘强东当时要决定是做京东物流、还是移动支付。我贸然给你建议,不科学。所以这个问题,我们等等聊。” 郑载岳看向团队的几个人,“这样,你先给我的团队介绍介绍你的创业史,让他们学习一下?”
哎呦喂,真敢接这个比喻,多大脸啊。周窈想。
叶颋见周窈终于抬头看他了,“谦虚”地露出“孔雀尾巴”:“创业史不敢说,分享一点创业经历。”
“第一次创业是我大学的时候,当时出国玩,年轻人喜欢刷微博,但是流量总不够用,然后就发现海外流量卡是个蓝海,当时年轻,非常敢闯,休学了一年,拉了朋友,和海外的一些小通信商合作,卖海外流量卡,很简单,就在电商平台开店卖。”
“一个很好的品类。”郑载岳说,“小众、细分、市场大。”
“对,当时还有其他的公司也在做。那会一起抢市场增量的时候,大家都是同个战壕的好兄弟。上下级之间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是彼此的资源。”
叶颋话锋一转,苦笑:“但到了存量时代,好兄弟就变成了竞争对手,你的增量来自别人的存量,别人的增量是你的存量,不撕破脸皮已经是留有体面。我当时的合伙人也带走了团队里的一批骨干,单干去了。”
郑载岳会心一笑,纵横商界多年,他深有感触:“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个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你们要仔细听,这是中国商场最真实的故事。”
听众周窈立刻抬起头听叶颋讲他那所谓的创业史。
“后来市场也饱和了,开始打价格战,利润卷得很薄。我就把公司关了,回学校完成学业去了。”叶颋继续说。
“第二次创业是 19 年,我开始做‘砍一刀’,也没搞什么 APP,就用的微信 H5 技术。用户邀请好友砍价,邀请的好友越多,砍掉的价格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