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锹,问:“你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商店吗?”
刚刚采访时,他听见男人说这里是自己的老家。
男人点烟的手一顿,沉思了两秒,“有是有,但是离这里可不近,不开车的话,往返都得两小时。”
陈述尧开口:“在哪?”/
苏青本来没打算在这里待太久的,同事自己开车过来,往返路程很长,不到五点钟就催促着她快点收拾东西走了。
阴雨天,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天空暗得像晚上八九点钟。
苏青把工作牌摘下放进背包,又转头看了眼被风吹得垂下的招募志愿者的红色横幅,她把工作包放进后备箱,回到车前对驾驶位的同事说,“你先回去吧,我可能要再待一天。”
同事不太耐烦地扣上安全带,“早说啊下次,等你这半天。”
说完不等苏青再开口,就一脚油门驶离了现场。
夜里蚊虫多,苏青给受灾群众挨个分完物资,再回到帐篷时,胳膊上就鼓起大大小小的蚊子包。
山野寂静,她低头翻了翻背包。
出发前不清楚情况,也没想到会停留这么久,除了几瓶水和充电宝,包里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苏青拆开一袋面包,咬了一口,开始用电脑编辑白天整理的图片和现场情况。消息不算闭塞,但是能尽一点力,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受灾群众,和灾后恢复的问题,也是好的。
帐篷上方缠了颗钨丝灯泡,悬在头顶,泛着幽黄的暖光。
忽然,帐篷外传来几声脚步。由远及近,一直到入口处,停下。
苏青抬起头,入眼的是穿着黄色马甲的负责人。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探头询问,“是苏青记者吗?”
苏青放下面包,问:“怎么了?”
那人确认后又说,“有人让我……”他说到一半又打住,像是想起什么,改口,“新运来一批物资,里面有一些食物和日用品,我给你送来。”
苏青没有怀疑,“谢谢,放在那儿吧,一会儿我出去拿。”
塑料袋落在石头上,发出窸窣的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