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皇后居高临下睨着他,冷笑连连:“太子一言提醒我了,你先头那个混账尚书,坑了平西伯多少军饷!那些银子都是太子妃自己掏的!”

众人闻言一惊,不知道里?头还有这样的事,只以为兵部尚书皇帝心腹,所以被铲除。

“你今日就去找太子妃要账本,一个子都别少人家?了!不然传到外?邦,我朝居然要靠一个女人的私房钱来打仗,丢脸都丢死了!”

刚上任就担了巨额债务的兵部尚书:……

到最后,户部尚书没敢借银子,私底下找刑部尚书和锦戎卫新任的指挥使砚书去了。

他得问问大牢里?还有多少家?待抄家?的,算算账!如果不够,那就让砚书多抄几?家?!!!

而?兵部尚书含泪去找了秦宝姝,秦宝姝看着唉声叹气的新任尚书,心里?是同情他的。但她知道,这事宋瑀珩一直没提,其实就是在等?机会,把她为朝廷做的贡献昭告天下。

他事事为她考虑,是要给她挣好名声呢。

秦宝姝想了想说:“当初也是担心前?线将士的安危,他们?保家?卫国,还要饿着肚子,没有这样的道理。我掏银子,也是为了朝廷和百姓,这部分的银子,我会和圣上进?言,是秦家?商行自愿捐赠给将士的。”

“既然是捐赠,为何还有要还债一说。”

兵部尚书这回?是真的抹眼泪了,朝廷穷成什么样,他们?心知肚明。兵部如今开销大着了,比礼部还头疼,闻言如何能不感动。

“臣替将士们?谢过?太子妃!”

秦宝姝好笑地想,其实她那也为了大舅舅,说来说去,银子其实花自家?人身上了。

宋瑀珩是真会算计,就那么让她白得个好名声。

果然,此事很快就被传得满城皆知。

平西伯一开始是用三万士兵去平乱,结果皇城里?出了大事,边陲守关的大将是皇帝心腹,已经?被查出为了拥兵自重,多次故意退让边界线,此举可谓是卖国,更别提还有中饱私囊数罪。于是边陲也发生?了一场内战,平西伯以三万将士面对十五万余大军,捷报频传。

所以众人心里?都明白,如果没有秦宝姝的支持,边陲肯定?先乱了!遭殃的还是百姓,她的义举哪怕有私心在,哪怕平西伯是她亲舅舅,这一层关系都因为关乎城中几?十万百姓性命而?变得不值一提。

秦宝姝的形象在所有人心里?都瞬间拔高了起来,对于太子用来羞辱他们?的馊饭言辞,好像也不难受了。

如此一算,太子还真就是软饭硬吃啊,不怪太子对秦宝姝死心塌地的,一个能把百姓性命,将士性命放心上的女子,就该值得尊敬。

更何况,每次百姓受苦、受灾,秦家?的商行都是奔赴在赈灾前?线!

大家?对秦宝姝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事就都有了改观,不认为她只是凭着美貌就俘获了太子的心。

至于秦宝姝,既然知道朝廷艰难,也就索性带个头,召集了几?家?商行的东家?,将先前?宜安王想过?加商税一事说来。

最终虽然说不曾落到实处,但她先前?提的建议,觉得还是可行。

“如若朝廷愿意接受我们?的捐赠,从而?再降低一些赋税,我们?自然愿意。”

诸位东家?都是这么个意思?。

因为如今的商税已经?层层加码,将利润空间压缩到最低,问题是给了税银,却又不能全?到朝廷手里?,便宜了多少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倒不然他们?主动捐赠银子给朝廷,然后得到部分特权,减免税收。

如此一来,才是长久发展的好办法?。

于是秦宝姝就成了众多商行的代?表,上书提议,新皇将她的折子当朝宣读,获得了百官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