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3)

九娘娘抬手抹了把额头,笑骂一句,才说,“咱们邻镇上啊,有个大户,想招些人儿,我一个嫁到镇上的老姐妹听说了,就把这事儿跟我说说,让我替她寻寻。你们家春桃……”

何氏听她把话说的含含糊糊的,心里头一阵的反感。什么招些人儿?怕是要买丫头吧?心说九娘娘以前也不这样,怎么越老越只认钱了。这种卖儿卖女的事儿她爱找谁找谁去!

何氏护孩子,疼闺女,九娘娘也知道。话还没还说完,看她的脸儿沉下来,就讪讪住了口。

何氏强笑笑,和她说,“九娘娘,我们家里离不了人。梨花还小着呢,家里地里都指望春桃。”算是委婉的推了。

九娘娘也没再说什么,只说这户人家啊,是个新来户,家里头有钱,对下边儿的人都好,给的工钱也高等等。

等何氏临去时,又说,你娘生着我的气呢,怨我非让去她捡送子石头儿,结果捡回来了又个女娃儿。

何氏强笑着应和两句。就去了柱子家。

到柱子家时,心里那股儿气还没消。柱子娘一问,才知是这么一个事儿。忙安抚了一阵子。

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再次确认了柱子和佟永年一起去上学的事儿。柱子娘感叹,“李嫂子,你可好喽,梨花小舅啊,准能考上,你们这一家子可有盼头了。”

何氏笑得开怀,安慰柱子娘,柱子这小子看着憨厚,也是个有心眼的,将来说不定也能给她考个秀才举人老爷回来。

说定了送这两人上学的事儿,回到家她就紧催着李海歆去看日子,交待一定要挑个顶顶好的吉日,送这两个孩子入学。

她则带着春桃春兰开始忙活,要给佟永年做新衣做新鞋的,去小货栈看了一圈儿,又嫌那布粗糙,不衬年哥儿。便要去大武家,看看大武最近去不去镇上,若要去一道儿扯些好布来。

何氏刚一走,春兰就嘀咕,“看看咱娘,又魔障了。”

春桃和春柳也笑着点头,可不是么,又魔障了!

第三十二章 温暖一家

更新时间2011-5-22 10:00:49 字数:5125

还没等何氏去镇上,二武从镇上回来了。顺带给她捎了信儿,说原定于二月底的县试,因知县老爷要去州府里办一宗什么大事儿,推迟到三月中旬了。梨花小舅舅让她别挂心,一切都好,钱也够用等等。

何氏满心的劲儿象是被人扎了一下,漏了大半儿。赶叫让李海歆套牛车,夫妻俩去何家堡报信儿,顺带开解梨花姥爷姥娘。

从何家堡回来后,何氏再也不提去镇上扯布的事儿。又因孩子爹说,咱们本是平常人家儿,给孩子穿那么好的衣服,不是让人家孤立咱年哥儿?

何氏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回家后悄悄跟几个女儿说,“这会子我怎么办什么错什么?”

春桃悄悄笑着,“娘是高兴糊涂了呗。”

何氏打她一下,出去做晚饭。

第二日李海歆去看了吉日,定在二月十八入学,说是大吉。何氏高兴得很,赶着让李海歆去村南头屠户家里看看有没有新鲜的猪肉,买了茶叶点心,把家里的鸡蛋备了三十个。

半夜时候,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直直下了大半夜,天将亮时才停下来。

李薇被屋后的竹林中有麻雀和喜鹊在枝梢上喳喳啾啾的叫声吵醒。刚刚停歇的雨滴顺着房瓦檐滴嗒滴嗒的落下,春雨过后的冷冽清新气息,夹着梨花杏花淡淡的香气从窗户缝隙里钻进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她睁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直直盯着房梁,心思头想着昨天大山提到过的笋子,也不知春雨过后,是不是真的跟书上说的那样,这大片竹林中突然冒出许多鲜嫩的竹笋来。

南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