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歆却摇了头,“再说吧。现在文轩的事儿传开了,老三说不得心中也有顾虑,怕受牵连,等文轩回来再说吧!”
何氏点了点头。
转眼三月已过,梨花姥娘到了百纸日,何氏在老娘坟头烧了纸儿,絮叨了一通,逗弄了一番小侄子,邀请孟颜玉去安吉住些日子。
孟颜玉摇头笑,“大姐不用挂心我。家里住着挺好的。这些天儿京里也来了信儿,文轩说不得就要回来了。到时我们再去看您!”
何氏点头,转到堂屋院中,一眼瞧见梨花姥爷坐在墙根晒太阳,孟家的两个中年管事儿,正一左一右的陪着说,一个与他下大梁,另一个在陪着说话儿,又出主意的。
那两人见何氏过来,忙站起身子,一齐行礼,“姑奶奶好!”
何氏直叫他们别客气,又看梨花姥爷身子还好,气色也比前些日好了许多。便道,“爹,颜玉说文轩就快要回来了,到时爹和他们一家都去安吉多住些日子。梨花五月里生产,我得过去瞧着些。”
梨花姥爷摆手,“你只管走你的。我儿子有三个,要你事事都操心?!”
两个管事儿的笑起来,都道,“老太爷这话说的是,姑奶奶只管放心,一切都有我们呢。”
何氏虽不舍,却挂心梨花,在何家堡逗留到天黑才回去。
因这一回与李王氏闹,何氏打定了主意要跟着女儿去安吉,一年到头差个人过来送节礼便是,自己则两三个年头回来瞧她一回。
便让李海歆找了人把家里的房顶门窗都好好看一遍儿,该补的补补,该修的修修。如此过了五六日,家里都安定好了。
一家人决定明日启程。当天晚上,许氏过院来,一进堂屋门儿便哭了起来,“大嫂,老二,老二还是把莲花许了那汪家做偏房……”
何氏也无可奈何,“春峰娘,他是正经的爹,他许下的亲事,旁人还能说啥?”
许氏只是哭,哭了好一会儿,又求道,“大嫂,日后让梨花几个帮衬莲花一把吧。不然,她在那府里头可怎么办?大嫂,我求你了,求求你……”
许氏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又要下跪。何氏可不敢受她的跪,忙要去搀扶她,身子刚一动,两个小丫头,麻利的搀扶起许氏。
春杏看何氏为难,皱着眉头皱了一会儿,不耐烦的向许氏道,“行了,你别哭了。若有人欺负她,我去给她撑腰,行了吧?!”
许氏千恩万谢的走了。
春杏气得一挥手,“娘,咱们赶快走。每回回来都有些烦心的事儿!”
223章 正文完结(一)
“孙大娘!”
“娘!”
方哥儿和小乐两人匆匆从外院进面进来,见孙氏在穿堂台阶立着,与厨房房里新来的两个媳妇儿训话,急忙赶了过去。
孙氏扭头,各瞪他们一眼,低声斥道,“大呼小叫的成什么体统?”
孙乐与方哥儿对视失笑,却齐声应道,“是孙管事儿。小的们记下了!”
孙氏有些绷不住脸面,摆手让两个厨娘去干活儿,两人一走远,她便笑起来,“你们两个小猴子!说吧,什么事?”
这孙氏因前些日与李薇去过一趟沈府,回来便思量了好些天儿,与李薇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也要立些规矩,下人们没规矩让人家看笑话儿
李薇虽然不热衷此事,也不反对。所谓入乡随俗嘛。她也不想传个满城都皆知没规矩不知礼的名声。便应了孙氏,让孙氏约束着些。其实私下里,李薇倒是好笑,她们家的人都是半吊子出身,能教出什么好规矩来?真要约束,整治个有规有距的大家派头,少不得还要请孟颜玉身边的几个管事大娘给指点指点。
“娘,你来……”孙乐也不说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