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李薇甜甜笑着,“几位姐姐婶子大娘是要买吗?我家的鱼刚从鱼塘里捞出来,新鲜着呢。”说着扭着小木盆里的鱼,笑着,“你看这鱼游得多欢实。”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妇人笑道,“哎哟,这小丫头的嘴儿真甜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儿。”

又问多少钱一斤。

李薇嘻嘻笑着道谢,“二十文一斤。这会儿呀我们才刚开张,给几位姐姐婶子大娘算十八文一斤。”

又向那年青妇人殷切的道,“我给婶子挑最鲜活最大的,婶子你是要两条还是三条呀。”

剩下的几个人都笑起来,都说她鬼得很。

那年青妇人也笑了,“好,本来打算买一条的,冲你这小嘴巴,婶子就买两条。”

吴旭在边儿上听见,已利索的捉了两条鲜活的大鱼,称了重,两条鱼一共是三斤多出一两,吴旭又把一两的零头抹了去。共三斤五十四个大钱儿。

那妇人也利索得很,立马付了钱,把鱼接过来。

这边李薇谢过那青年妇人,又开始招乎其它几个人,春杏也过来凑趣儿,与李薇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那几人看这鱼在水里游得欢实,这姐妹俩头脸干净,俏生生的,又满脸儿带笑,极惹人爱。又笑了几声,各自挑起来,有挑一条的,也有挑两三条的。

等这拨客人走后,李薇抹了下忙出的细汗,看向吴旭,“旭哥,刚才一共卖了多少钱?”

吴旭把装钱儿的坛子拿给她看,也是满脸的笑意,“卖了八条,有二百个钱儿呢。”

第九十五章 再遇武睿

送走第一拨客人,接下来便没那么顺了,接连来了几人,有要草鱼的,却嫌她们鱼太小,有想要鲫鱼的又嫌价儿太高。不过,开张顺利,几人倒没那么急惶了,一边等买主一边儿说闲话。

突见小道口转来三四个衣着光鲜,年约十五六的少年,正向摆摊的人说着什么,没说两句话,有两个身形略胖的少年便去摊主的衣襟,另一只手还扬起拳头,要揍的人模样。

李薇愣住,看这架式很象前世收占道费的。

摊主旁边一人赶忙过去,递上几枚大钱儿,那两个少年便松了他的衣襟。示威似的向这边儿张望了一眼,走过来。

所到之处,有摊主儿纷纷递上钱儿。春杏第一次见,好奇的问吴旭,“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旁边儿一个卖簸箕扫帚的老汉接话说道,“是收摊费的。”说着叹了口气儿,与左邻的人说道,“原来的地保虽也收钱,可一个摊只收一个大钱儿。换了这个张地保呀,一个摊儿至少要五个大钱儿”

旁边那人看吴旭三个睁大眼睛听着,也悄悄的说道,“这个张地保家,是镇上有名的黑心户,张地保的弟弟开的那个聚得德堂,四里八乡的,哪个村儿都有几个被他黑去钱的。”

李薇听到“聚德堂”三个字儿,一下子便想起当年她爹娘带她去那家医馆看病的那个晚上,果然是黑心肝,弟弟哥哥都黑心肝儿。正想着,旁边那人又说,“为首那两个,一个是张地保的儿子,一个就是那张大夫的儿子了。”

她立刻又在心中加了一句,儿子也是黑心肝儿眼瞧着那几人已快走到跟前儿,李薇看了下吴旭,他已把五个大钱儿拿在手中,心中虽有不甘,可谁让人家势大呢。

便埋下头去,眼不见心不烦。

那几人走到跟前儿,吴旭不待他们说话,便把五个大钱儿奉上,为首的少年笑哈哈的,“你倒是个识趣儿的。”语气颇些有些轻飘。

李薇心中厌恶,直想他们快点走,这时,突然头顶传来一个调笑的声音,“哟,这小姑娘长得可真标致”

李薇豁然抬头,却见一个面容白净长着三角眼的少年,手中拿着把扇子在手中一点点的,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