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佟永年牵动嘴角笑笑,伏身去拿桌上那本《菜根谭》,“我没事了,梨花再去看看娘,别让娘焦心才好。”

李薇伸手想去取那书。这大半年来,他一直备考童生试,在学堂如何她不知道,可是常休在家,每每屋里的灯光亮到深夜。原先家人说让他歇着,他只是不肯。又因事关他的前程功名,虽然心疼,也无可奈何。好容易到了过年,爹娘便让他歇一歇,考试重要身子更重要。他这才把书本都收了。

这会病着,不好好歇着,又看这本书。

佟永年却闪躲过去,“这书看着又不累人。我看会儿,好睡觉。”

李薇撇撇嘴儿,点点头。把窗子关严,炭盆拨旺了些,移到床边儿,才出了西屋。

佟永年中午喝了碗酸辣汤,便蒙头睡了,午饭也没吃。春兰又进去探探他的额头,说已经不流汗了。

何氏便说,许是发小热身子累了,让他睡睡也好。

他这一睡却直直睡到第二早上,这中间西屋的南间儿的门一直关着,里面也没什么动静。

李薇坐在东间儿的炕上,隔窗望着对面紧闭的窗子,心说,自从坚持练了五禽戏之后,自己的身子骨都好了许多,怎么他练得比自己还认真,身子骨却没什么长进呢?

去年元宵时,自己玩得一点都不觉得累,他就象是透不过气的模样,难道是读书太过用功,营养跟不上?

这么一年,也觉得有可能。记得读高三那年,她有一段时间那可是废寝忘食的学习,就特别容易饿,一顿能吃三个馒头,把同班的男生都比了下去。

转眼已到正月初八,冰雪融化,天气放晴,天空蓝幽幽的,开始透着春天的气息。

这日早上,佟府派人来给何氏家送年节礼,并接佟永年回县城过元宵。春兰早按何氏交待的,把备给佟家的回礼准备好,等老张头走时,给他们装了大半车厢,老张头连推不敢当。

舅老爷知道李家人的脾性,不肯占便宜,这回便没备多少贵重的礼,省得他们回礼时作难。不过两匹布,一些点心,并些干果之类的,没承想李家却回了这么多。

李海歆笑着,“看着这么大一堆儿,却不值什么钱。听年哥儿说你们府上喜欢吃绿豆糕,正巧我们秋上种了好几亩的绿豆,收了二石半呢。新绿豆,也让年哥儿舅母尝尝鲜儿。”

佟永年知道这里面有爹娘的谢意,感谢佟府给找了卖笋子的问路,便也帮着李海歆说话。

老张头在李家用过午饭,便要回县城去,这次只有佟永年一人跟着去。他看着梨花,眼睛闪了半晌,就在李海歆认为他也要让梨花一起去的时候,他却说,“梨花还要看什么书,我替你寻来”

………………………………………………………………………………感谢亲亲的留言与建议,大宝受益匪浅。亲亲的留言我都细看了,有的亲亲希望梨花快点长大,有的亲亲则希望她长得慢一点,多写儿童时的趣事儿。众口难调,我也是知道的。可是为了避免再出去一次被拍后,急急去补救的失误,我决定还是按照我的大纲写下去。希望亲亲们继续支持我吧。

第八十三章 少年情怀(二)

宜阳佟府张灯结彩,满府喜庆。

老张头一行回到府里时,日已西沉,守门儿的两个小厮看见,忙迎了过去,笑着,“老爷都派人来看好几回了。”又隔着车向佟永年行礼问安。

这些做下人都极透,自去年元宵节李家一行来过之后,后来便只有这位表少爷前来,他们便看出些苗头,又隐隐听说,只所以与李家村那家有往来,只因他们收养了表少爷的缘故。

又从老爷与夫人的态度上猜测,这位表少爷怕是老爷的至亲,而非夫人的至亲。

佟永年坐在车内,淡淡的“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