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后的林子还挺大,喜月细看,竟是种着很多桃树,是一个桃园。

四周用荆棘丛围着,里面还搭有房子。

赵春兰可没心思去细看,扫一眼就在杂草里找野菜。

西边是桃园,东边林子的树不是很密,常有人出入,杂草并不旺盛。

野菜有,但少的可怜。

二人找了好一会,才摘一小把。

菜倒是可以问村里人买,只是又得花钱。

赵春兰此时恨不得一个铜钱掰八瓣花。

得想法子弄些菜籽,自已种菜吃。

回去时就见一个中年妇人同杜巧娘在说话,地上还放着一把青菜。

“你们刚来不容易,有什么缺的说一声,以后都是乡里乡亲的。”

徐氏同杜巧娘说几句话,对她还算满意,初看不是那有心计的,也不尖酸矫性。

“这是儿媳妇春兰,小的是闺女喜月。”

又冲两人道:“这是里正娘子,你们叫婶子。”

徐氏笑笑:“叫什么婶子,该叫大娘,年纪摆在这呢。”

第5章 请人建房

搭房子用的黄泥、茅草、木材都能不花钱弄来,只需请人工就好。

一个村的,又看他们逃难来的,宋大江也没要虚价:“不管饭,一个大壮工二十二文一天,和泥担水递东西的小工十二文。”

想着家里人能添把手,就没要小工。

杨应和拱手好声好气道:“劳烦大哥给多找几个人,尽快把房子建起来,万一有落雨什么的,也有个避身的地方。”

宋大江能理解,点头应下:“眼下还没到秋收,人还是好找的,你放心,三四天工夫就给你建起来。”

说定工钱一天一结,杨应和回去,把事情一说。

喜月就道:“咱们是新来,他们不信任也是正常,工钱反正都要给,早给晚给都一样。”

赵春兰笑笑:“你倒是个明白的。”

又冲杨应和说:“按天结就按天结,房子早点搭好才是正事。”

杨应和点头:“我想着落户应该要一起去,买些米粮带回来,你再看看家里还缺什么,一起添置。”

逃出来时,很多零碎小物都落下,赵春兰捡几样急需的说。

就如梳子,这几天家里人都用手抓头发,松松垮垮跟个疯婆子似的。

大件的类似衣物,只等以后慢慢盘算着做。

用过早饭,趁闲着杨应和去隔壁人家借锄头,先把宅地里杂草清理掉。

喜月也没闲着,直接用手拔野草。

她一双手养的细嫩,杜巧娘看的心疼,让她歇着自已来。

她何尝不是没做过活,一小会功夫,手上就红了。

赵春兰看在眼里,默默拔着杂草没说什么。

眼下的日子容不得他们矫情。

宋常富先去了弟弟家,把牵线的事一说。

宋常贵也是细高身材,脸瘦长,兄弟俩长的有五分像。

隔壁动静他听在耳中,只是不知道哥哥竟是打的这种主意。

媳妇过世这些年,他早习惯一个人,心里并没有太多想法。

看一眼腊梅,宋常富小声与他说道:“你总得想想闺女,难不成要她一直不嫁人伺候你们爷俩?”

宋常贵手上一顿:“灶上的活我也能做,前些日子和嫂子说过,给她相看人家。”

“你们爷俩这样,她哪能安心出嫁,我瞧着那杜氏不错,你嫂子早上也去看过,说话挺温和的。”

宋常富又劝:“我知道你怕委屈青成,她就两个闺女,再养两年就能出嫁,以后说不定还能是个助力。”

宋常贵听完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