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月笑笑:“这几个月跟着娘做糕,我们早都学会了,这点娘不用操心,年后的生意不像年前,我们两个能做的过来。”

欢儿就道:“钱是赚不完的,多做多卖,少做就少赚点。”

见她两人如此懂事,杜巧娘说不出的欣慰。

却仍是有担心:“生个小娃哪是件容易的事,不仅仅是添张嘴吃饭,花销多着呢。”

宋常贵进屋来:“这点你不用操心,早和你说过家里有些银子,我也会好好做活,不会让你们娘几个饿着受苦。”

喜月也道:“我和欢儿姐也会做糕赚钱,你就别想这么多了。”

杜巧娘叹一声:“好不容易做糕挣点钱,想着家里日子越来越好过,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欢儿笑着说:“我瞧着来的正是时候,就是知道家里日子好过才来,看来啊以后是个会享福的。”

杜巧娘总算露点笑意出来。

青成在一旁接话:“以后有好吃的,我会分给弟弟或是妹妹,也会带他玩。”

宋常贵摸着他的头:“你以后就是哥哥了,可不许再经常哭鼻子。”

青成点头。

众人安抚过,杜巧娘心里终于轻快起来。

已是年三十,先前忙着做糕,过年的事还没开始忙活。

用过早饭,宋常贵去后林砍竹,杜巧娘做些炸货出来。

还惦记着喜月前几天念叨过的炸丸子。

他们是北方来的,过年喜欢吃饺子,还要包些饺子出来。

昨夜里洗个舒坦的热水澡,喜月和欢儿抢着去洗衣。

争执不下,二人一道去了。

河水刺骨冷,好在还没结冰。

跟老家比,这边的冬天算暖的,两人都还觉得适应,并没有觉得难捱。

河边没有几个人,冷冷清清。

真的不像过年该有的气氛。

忙着的时候还不觉得思念故乡,这会子喜月突然就想起以前在老家过年时,

舅舅会送糕点去家里,偶尔还带着外婆给做的新衣或是新鞋子。

初二去拜年也能收获一大把的压祟钱。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哪里?娘定是也是思念着他们。

做着炸丸子,杜巧娘亦是想起爹娘,尤其知道怀了孩子,更想把这事告诉他们。

先前娘就说过,她年纪轻轻就守寡太委屈,盼着她再走一步。

若是知道自已另嫁人,该是欣慰居多吧。

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哪,可还安好?

希望腹中这孩子,能够有机会见到外祖和舅舅。

第47章 过年打架

早就说过两家一起过年,赵春兰把家里收拾一遍,就过来帮忙。

杨应和劝过一场,她对杜巧娘有孕之事已然看开一些。

剁肉馅揉面这样累的活都揽在身上。

婆媳两人在灶房里说两句老家之事,就不再提,免得徒增伤感。

人还是要活在当下,不能总沉溺在的过去的伤痛之中。

尤其是过年这样喜庆的日子。

该是说点高兴的。

喜月三人包着饺子说:“其实咱家的喜事不少,大哥腿好了,已经可以做活,慢慢的就能把铺子开起来。”

“我和欢儿姐做糕,宋叔种地编竹具都是能赚钱。”

“等再稳定一些,把青成和石头都送去学堂,说不定还能考中个秀才啥的。”

举人进土之类的她可不敢想,富贵人家费多少心力才能培养出来一个。

他们这样的农人想高中,必是得极高的天分加持才行。

可不敢认为青成和石头会有这样的读书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