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1 / 1)

喜月每月只收一百文的铺租,换别处哪有这便宜占?

铺子生意再是不好,一百文总是能挣到的。

她不需要喜月这样补贴她。

喜月深知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与其想暗里补贴大姐,不如帮着她把杂货铺做起来。

于是趁闲,跑了两回沈婆子那,又找货商补了一些货。

基本生活所需的物什,都能买得到。

喜月头回去找沈婆子,还有些难为情,毕竟开的都是杂货铺。

这无异于抢她生意。

沈婆子是个豁达的,一个镇南一个镇西,有影响,但不大。

两家都是小铺子,赚点糊口钱。

没必要去为难。

痛快牵线帮着进货,还耐心说了许多生意心得。

什么货要多存点类似种种。

于宋腊梅帮助良多。

后面一次过去时,喜月带了一包绿豆糕给她。

推来挡去沈婆子收下了。

笑问起她和葛天冬的亲事,内心有些替自家孙子遗憾。

喜月笑笑回几句,问起沈易安。

足有半年多没见过他了。

沈婆子苦笑了笑,上年科考失利,儿媳妇原还想使银子送他去县里学堂,奈何孙子打定主意不再念书。

竟一个人跑去县里书铺,做起小伙计。

说起来都愁人。

喜月安慰她:“总归还是跟书打交道,想来没有完全放弃科考,书铺做活打交道的都是读书人,说不定于他有益。”

“他这分明很有主意,是好事。”

别人不是没有说过这话,再从喜月口中听到,沈婆子心思浮动。

思来想去,他是去做工,不是正经念书,又能有什么长进?

喜月却不这样想,书铺离县学不远。

能进县学都是学问好的,即便不是秀才,也是童生。

若有幸结交一二,学问上总归有好处。

见的多些,眼光阔些,阅历也是一种学问。

坐井观天是做不了好文章的。

这话她听葛天冬说过。

这会子拿来安慰沈婆子了。

沈婆子听完末了叹一声,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好。

她心里总归是盼着孙子有出息的。

但愿能于他有利。

不说考上秀才,就是结交些人脉也是好的。

从沈婆子铺里出来,路口碰到了唐茂生,他拎着工具箱子,一身灰尘从东边走来。

喜月准备朝西拐回去,不想被他喊住。

疑惑看向他,问:“是有何事?”

唐茂生灰头灰脸,少了从前的精神气。

一副倒霉相,腆着笑脸,吞吞吐吐道:“那个,我…听人说…明浩走的那晚好像去找过你。”

面带期待问喜月:“他有没有和你说了去哪?去做甚?”

此时的他只是一个盼儿归的心碎老父亲。

喜月没想着去为难,也没想着隐瞒。

如实道来:“他确实来找过我,只是道别,没有说去过要去哪,也没说过要去做什么。”

唐茂生早猜到这结果,仍是失望不已,肩膀耷拉着,重重叹了一声。

喃喃自语道:“这孩子定是对我们失望透了,他不会再回来了,不会再回来了……。”

“我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