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1 / 2)

柳寡妇心猛的一沉,极是难受。

不服输的话脱口而出:“既然他铁了心要分,那就分吧。”

眼泪跟着话音一起落地,她扭过身抹泪。

宋常富懒得再劝:“你们都想好了,想好我这就写和离书。”

柳寡妇只顾抹眼泪没吭声,王大柱叹一声道:“写吧。”

宋常富使唤徐氏:“把我笔墨拿出来。”

又问两人:“咋分?说清楚,免得以后再闹。”

柳寡妇一把抹掉泪:“咋来的咋走。”

“他虽说帮家里做活,可我管他们两父子吃喝,如此两清。”

第241章 和离落户

王大柱压根没想占便宜,更不指望柳寡妇对他们父子心存善意施舍什么。

如此断的干干净净,挺好的。

以后互不相欠。

徐氏拎着装有笔墨的篮子出来,好心问道:“那你们两父子以后如何过日子?”

王大柱语带哀求,问宋常富:“宋里正我知道你是好人,能不能把我们父子户契落在村里?”

他不想再回原来的村子,嫂子们不待见他和长明,不想让哥哥们为难,更不想看他们脸色。

佃杨家的地,到秋上就有收成,还可以四处打零工,总能为长明挣一口吃的。

宋常富尚在犹豫,柳寡妇不肯了:“凭什么留在村里?你这不是想让人看我笑话。”

“不行,不能把他留在村里,哪来的回哪去。”

她越是咄咄逼人,宋常富反倒答应的更痛快:“行,只要你老老实实的不惹事,我就同意你把户契落在这。”

“刚好杨家西边还有空宅地,分你两间,只是村里没有多余的地,你只能佃地种。”

柳寡妇气的干瞪眼,王大柱则很高兴,忙不迭的谢宋常富:“我保证不惹事,谢里正大哥好心收留,定不给村里抹黑。”

徐氏叹一声,好心道:“过日子不易,你样样都缺,家里有个旧陶罐拎去用,再借你二斤粮,先对付着过吧。”

王大柱感激道:“谢谢嫂子,这恩情我先记下,以后再还。”

徐氏向来心肠软,摆手去找旧陶罐,又舀两斤糙米装上。

递给他:“好好过日子,把孩子拉扯大要紧。”

宋常富写好和离书,让两人按手印,接下来的更契落户之事,他会去镇衙办。

按下手印,柳寡妇扭头就走。

王大柱留了一会,方千恩万谢的去了。

没等他进院门,柳寡妇甩给他一个包袱:“你们爷俩的东西都在这了,我可没少你一样。”

王大柱面无表情,拎起包袱就走。

王长明很有眼色跟上,嘴角微微咧开。

喜月得知他们和离,有些意外,虽在预料之中,但这也太快了吧。

隔几日中元节回村,就见西边搭起一个草棚子,空地上零乱摆着长竹及茅草。

两父子人不在,不知做什么去了。

杜巧娘在灶下忙不停,说起他们满是同情,头两天地上湿着,宋大爷好心喊他们去后园住,还借了粮给他们。

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比他们刚来村里落户时还要惨。

青成想从家里拿两个鸡蛋给王长明,杜巧娘自不会反对,随他去送。

末了笑道:“还问你宋叔能不能让长明跟他学竹编。”

喜月笑:“宋叔心善,定是同意了。”

“那还用说?你宋叔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赵春兰接话:“各家接济着总能过下去,离了柳寡妇只会越过越好。”

提起柳寡妇,杜巧娘一肚子火:“昨儿西河边洗衣裳,她鼻子不是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