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1 / 2)

有闺女的人家能理解杜巧娘,替她辩解:“人家闺女能干,又有铺子,挑不是很正常,再说我先前听青河娘说过,那俩闺女不急着说亲。”

有人接话:“我也听说过,徐嫂子娘家有个侄子年纪正相当,人家恁亲近都不张这个口。”

徐氏热心讲理,在村里名声不错,杜巧娘虽说鲜少出来,看着也是个和善的。

是以,几个妇人多是帮她二人说话。

桐花老实,这些事她先前不知道,听完知道是自已想差了。

心里舒坦不少,觉得有些愧对杜巧娘,想着改日遇上赔个不是。

她都不说什么了,柳寡妇偏不放过,一个劲的挑杜巧娘不是。

“虽说她家开铺子比村里人富些,但不带这样看不起人的,多说两句话会死?”

“村里很少过来,人家以前就是镇上的,看不起咱乡下人,话都懒得跟咱们说……。”

边上妇人笑的意味深长,桐花也不是个傻的,本就不喜说闲话,借着家中还有事先走了。

别个不接话,柳寡妇一个人说不下去,扭头进去自家院里。

王大柱敲敲打打修农具,眼皮子抬也不抬,面上没甚表情。

柳寡妇心中窝火,摔门进去屋里。

这日子过的没劲透了,她如是想。

两人关系越来越冷淡,说起来都是些小事,却令两人间隙越发的深。

年夜饭两只鸡腿,栓子和桩子一人一个夹了去,是长明下手慢,与她何干?

再说鸡是她养的,别的不一样是鸡肉?

王大柱没说什么,脸上却是不甚高兴。

一个老爷们为个鸡腿生气,也太小气了。

他不高兴,她还不高兴呢。

过年摆脸子,谁稀罕惯着他?

初二回娘家,爹娘不热情,又不是她的错,什么身份还要别人捧着?

初三他想她陪着回王家,一丝东西不带来入赘,凭什么拎节礼回去?

为了面子就搭上东西,她才不干这赔本的买卖。

王大柱又不高兴了。

白送东西给王家,她还不高兴呢。

两人就这样拧着劲,话不多说一句。

柳寡妇心烦又心冷。

尤其看到宋常贵为杜巧娘跑来跑去抓药请大夫,四处打听吃什么补身子好。

她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说句难听的话,要是她小产大出血,只怕就一个死字。

王大柱连他爷俩都养不活,拿什么请大夫,付药钱?

而且肯定不会像宋常贵那样上心。

越想越心寒,对王大柱怨恨有之,委屈亦有之。

要是他好言讨好,她会这样狠心吗?会这样不给他面子吗?

他带着个累赘入赘,吃她的,喝她的,凭什么还要给她脸子看?

满腹委屈无人诉,柳寡妇坐着抹泪,心道早知这样还不如不收留他们的好。

两个白眼儿狼!

王长明最喜欢跟青成玩,看到他出来就凑过去,也不说话,只围在他旁边。

青成同情他,对他照顾有加,带出来的吃食每回都主动分给他。

是以,桩子很讨厌王长明,再加上他们父子惹娘不高兴,更是看他不顺眼。

不过当着青成的面,他不敢做什么,背地里没少欺负他。

青成是个讲义气的,从别处知道他欺负王长明,多次出手教训。

这不眼看要去学堂了,特意交代几个村中小娃,盯着桩子让他别再欺负王长明。

王长明知道他是为自已好,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他说不出谢话,只朝青成嘿嘿笑。

石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