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1 / 2)

张娘子叹一声:“你是后娘不好做主,我能理解,多劝劝他爹。”

“她嫁出门,你也少桩事不是,一直不嫁村里多少闲话对不对?”

杜巧娘敷衍道:“是是是,嫂子说的对,家里还有活,我就不送你了。”

张娘子知道她做不得主,没多说什么,只道:“想好了一定捎话过去,这么好的人家错过可惜。”

后一句她是扬声说的,故意要说给宋腊梅听。

宋腊梅听着闹心,面色不是很好看,在宋常贵眼里就是甩脸子。

不由气顿。

疼闺女是一回事,但得说的还是得说,即便是不中听的话。

“你不是小闺女,过日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清楚了,娘家再好也不能待一辈子。”

“村里人怎么说道我,我没逼过你,你不为我考虑,也得为你自已考虑,肯接纳淑惠的不多,能碰上一个算你运气好。”

第178章 夫妻冤家

宋腊梅知道爹和杜巧娘对她极宽容,由着她和离,由得她带着淑惠,由着她在娘家长住。

让他们面对村中闲言,她心中是愧疚的。

丝毫不怪他们催着自已说亲。

不是看不清自身处境,亦不是心高气傲想嫁个多好的人家。

她只是不想成亲,不想再去陌生的人家过日子。l

人心易变,世事无常,已经错过一次,她经不起再错第二次。

将要过年,她心里早就盘算着出去住,借着这次说出来也好,省得她难以开口。

于是再次提起想搬出去。

宋常贵无奈:“我没有赶你走。”

宋腊梅暗叹一声:“我晓得,老话说腊八不能吃娘家的米,祖祖辈辈还不起,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娘家冷清清,我不想坏了规矩。”

宋常贵哑口无言,杜巧娘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喜月从灶房出来:“让大姐去铺里住些日子吧。”

临近过年,说亲的多,躲一躲也好。

这是个好法子,杜巧娘先同意了:“刚好铺里年前忙,淑惠我给看着,腊梅给帮把手。”

宋常贵眉头皱起:“这不是长久之计,要不先见一见,万一合眼缘呢。”

宋腊梅低着头不吭声。

杜巧娘见状说:“算了吧,她没这个心思,见了也无用。”

宋常贵叹一声,没再勉强。

这顿饺子吃的没滋没味。

雪仍没停,天阴沉着,担心再下雨,饭后喜月早早回了镇上。

欢儿在煮面片汤,先前每人吃了一碗饺子,杨应和说没吃饱,非让再煮面片。

赵春兰问喜月吃不吃,又道:“你大哥是心善,念着那两个没吃饱,今儿过节管顿饱饭也是应该的。”

家中气氛不好,喜月饺子吃的不多,闻着骨头汤肚子有些饿了:“来半碗。”

欢儿揪着面片说:“回家还没吃饱,不应该啊,可算见你一回嘴馋的时候。”

喜月啧一声:“还真是没吃饱,有人上门给大姐说亲。”

后面的话不用多说,欢儿和赵春兰就懂了。

欢儿担忧:“过年正是说亲的时候,大姐有得烦了。”

赵春兰接话:“躲不开这码事,按习俗过年她都不能留在家里。”

“大姐也说了这话,我让她过些时候搬铺里住。”

西屋够大,加张床绰绰有余。

面片煮好了,浇上骨头汤,味不比饺子差。

喜月喊他们来吃,看到狗剩问了一句他大姐的事:“娃可好些了?”

“大姐说换了个大夫,看着比前几天好些。”

狗剩笑了笑: